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通訊員 葛夢桐
醫保基金具有“專款專用”的性質,是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但有人竟把醫保基金當做了“唐僧肉”。
此前,在江蘇昆山開汽車維修店的張某使用店員的醫保卡,為未繳納醫保的侄子小張辦理住院、出院及繳費手續,騙取醫保金58000余元,不過“如意算盤”最終落了空。日前,經江蘇省昆山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五千元。
張某為何對醫保金打起了“歪算盤”?2024年4月,公安機關接到小張報警,稱自己在打工的汽修店干活時受傷,但老板張某不予處理。民警現場調解時,小張又補充反映自己兩年前在店里摔傷,就醫時張某讓其冒用店內另一員工老劉的醫保卡看病做手術。掌握上述情況后,公安機關遂對此展開調查。
調查發現,小張曾在姑姑張某的汽修店里打工,2022年6月某日深夜,小張于店內不慎滑倒,導致多處骨折。在將小張送到醫院后,張某考慮到小張未在昆山繳納醫保,自費就醫費用較高,便和員工老劉商量使用存放在張某處的老劉的醫保卡為小張辦理就醫手續。
“等待做手術時,姑姑告訴我她是用老劉的醫保卡給我辦的住院。有護士還問我怎么看著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姑姑幫忙應付了過去,還讓我為了顯老不要刮胡子。”小張說。此后,每逢醫護人員核對姓名,小張都假稱自己為老劉蒙混過關。10天后,小張出院時,張某再次使用老劉的醫保卡為其辦理出院手續、結算醫療費用。
兩年后,復查時醫生建議小張進行二次手術,當小張再次聯系姑姑張某求助時,卻發現自己被姑姑拉黑了。一氣之下,小張選擇報警揭發張某的騙保行為。
2024年11月,昆山市人民檢察院應邀提前介入本案。承辦檢察官考慮到小張術后進行過復查,建議公安機關補充調取小張復查時的醫保使用情況記錄,補充認定犯罪事實。
偵查發現,小張曾于2023年11月前往醫院實名復查,由于系統內沒有小張真名關聯的就醫及手術記錄,醫生無法為其安排檢查,小張只得找姑姑張某幫忙。次日,張某又拿著老劉的醫保卡帶小張前往醫院掛號拍片。
經查,小張冒用老劉醫保卡就醫期間,醫療費用總額共計86000余元,其中醫保基金統籌支出58000余元,剩余27000余元由張某自費支付。經釋法說理,張某主動退還騙取的全部58000余元醫保基金。
昆山市人民檢察院審理認為,張某直接使用老劉醫保卡為小張結算住院費用,其行為構成詐騙罪。2024年12月,該院依法對張某提起公訴,法院于2025年1月作出前述判決。對于小張和老劉的行為,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醫保基金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必須管好用好。”昆山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蔡濤介紹,該院結合案件辦理經驗,牽頭與醫保部門、公安機關會簽《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詐騙案件兩法工作機制意見》,深化細化線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并在此基礎上與醫保局會簽《共同建立醫保領域欺詐騙保問題綜合治理協作機制意見》,夯實辦案協作、延伸協作、宣傳協作等方面工作舉措,凝聚守護醫保基金安全合力。
此外,昆山市人民檢察院還就辦案中發現的醫保基金使用及管理問題,面向相關部門、醫療機構代表及群眾開展多場“共護醫保”法治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對醫保基金“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的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