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5月19日電(記者董修竹 張健 馬曉成)近年來,埃及經濟遭遇長期結構性問題疊加地緣沖突沖擊,發展持續低迷,通貨膨脹飆升,加劇民生壓力。
政府雖出臺紓困政策,但貧困和高生活成本仍影響社會信心。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埃及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當前亟待消除經濟發展面臨的障礙,多措并舉推進改革。
這是2024年10月10日拍攝的埃及開羅老城一景。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開羅居民的“生存算術”
38歲的薩瑪爾·穆罕默德生活在埃及首都開羅,是一家國際學校的數學教師,每月收入約3萬埃及鎊(約合4315元人民幣),這份收入在埃鎊貶值之前還算不錯。為了維持基本體面的生活,薩瑪爾除了在校任教,還要在線上兼職授課,然而,按照她的說法,收入依然“跟不上飛漲的物價”。
“我和丈夫的工作都非常忙,雖然目前收入尚可,但還是買不起一套公寓。”她說,“埃及的物價,無論是食品、教育、房租還是消費品,都在急劇上漲。”
52歲的伊納斯·阿德利在開羅經營一家供應酒店家具的公司,他用“一落千丈”來形容自己的收入。為節省開支,阿德利換了更便宜的汽車,公司只雇用一名自由職業會計,其余工作都由阿德利自己完成。
埃及全國工資委員會已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私營部門工人最低工資標準從每月6000埃磅(約合860元人民幣)上調至7000埃鎊(約合1007元人民幣)。
2月28日,人們在埃及開羅的一處市場采購。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
44歲的卡赫萊德·謝里夫在開羅一家小企業當司機,每月工資為7000埃鎊,與最低工資標準持平。“埃鎊貶值前我這個收入還算不錯,但現在一盒雞蛋就要200埃鎊(約合29元人民幣),我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們這個四口之家一個月的開銷。”謝里夫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已經負擔不起為兩個孩子提供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在內的健康飲食,這也直接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發育。”
面對未來,三名受訪者表達了不同程度的憂慮。薩瑪爾說,她正在“盡可能地減少開銷,存點積蓄,因為我對家人的未來充滿擔憂”。阿德利希望能簽訂一些合同,但對于更遠的未來沒有把握,也不敢期待。謝里夫則擔心政府會因為外債壓力進一步削減食品補貼,“那我們只能更加節衣縮食了”。
薩瑪爾和謝里夫認為,政府應更多關注農業、醫療和工業,減少對糧食進口的依賴,平抑糧食價格。阿德利認為,政府應更多關注貧困人口,提供就業機會,解決通脹問題。
這是2024年10月8日在埃及蘇伊士灣拍攝的行駛中的船只。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主流民意理性、求穩
目前,埃及經濟仍嚴重依賴旅游、蘇伊士運河等服務業,農業和工業發展滯后,對外貿易長期保持大幅逆差。分析人士認為,埃及當前經濟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存在的經濟結構不合理,疊加周邊地緣沖突帶來的外部負面沖擊。
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專家阿提夫·薩達維說,近年來,俄烏沖突、新一輪巴以沖突等都對埃及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外部負面影響。“埃及當前的經濟危機不是過去四五年造成的,而是過去三十多年一系列錯誤政策長期積累的產物。因此,盡管經濟改革的社會影響巨大,但啟動經濟改革十分必要。”
埃及總統塞西主政以來,其政府在國內注重改善基礎設施,全力打造新行政首都以提升埃及的國際形象;同時,在確保政治穩定、打擊非法武裝、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采取強硬、穩健措施。對外政策上,塞西政府奉行平衡外交戰略,致力于同主要大國保持友好關系,主動改善與地區國家關系,積極斡旋地區熱點問題。
上述執政表現可圈可點,在較大程度上引導民眾以相對理性的態度看待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埃及社會“求穩”心態占據主流民意。
“相信絕大多數埃及人認識到,即使拒絕維持現狀,革命性變革可能也會導致壞結果。因此,除了走上街頭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實現變革。”薩達維說。
5月3日,收割機在埃及新河谷省的一處農場收獲小麥。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經濟改革需多措并舉
在確保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埃及政府推出了一攬子經濟改革計劃,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
“我對經濟改革計劃持樂觀態度,改革取得成效需多措并舉,不能只依賴貸款、大型項目和稅收,必須建立真正且可持續的經濟。經濟發展更多依賴工業和農業,而不僅僅是服務貿易。”薩達維說,通過改善投資環境來吸引外國投資,振興部分傳統產業,消除阻礙投資的制度障礙,高度重視出口,才是解決經濟危機的真正辦法。
埃及政治、法律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阿迪勒·阿米爾認為,埃及擁有超過1億人口,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當前亟待消除旅游業發展面臨的障礙,因為埃及的旅游收入與它的巨大潛力不相稱。阿米爾還說,埃及需大力鼓勵私營部門,鼓勵國內投資,這將改善埃及的財政狀況和經濟表現。
埃及阿拉伯科學技術與海運學院經濟學教授卡里姆·烏姆達說:“埃及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現代工業,推動先進技術本地化,同時努力吸引外資,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提供融資渠道,擴大私營部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烏姆達建議政府大力鼓勵旅游投資,建造更多酒店,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游業發展需求,同時推出綠氫、光伏、風電等項目,并制定人工智能國家戰略,通過更新教育計劃跟上該領域的科學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