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巴基斯坦空軍在“5·7空戰”中痛擊印度空軍,尤其是巴方以進口自中國的殲-10CE戰斗機和PL-15E遠程空空導彈,擊落印軍“陣風”戰斗機一事,國內互聯網上已經有了太多太多的報道、深挖和討論。既然如此,今天我們或許不妨來說點別的,那就是印軍對巴基斯坦所造成的打擊和損失。畢竟在這場短促的交戰中,印度也并非處于單方面挨打的境地。
巴基斯坦博拉里空軍基地遭“布拉莫斯”命中
綜合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公開的消息來看,在此前的一戰中,印度空軍向巴基斯坦境內目標發射了部分印度國產巡航導彈“布拉莫斯”。可以確定的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空軍基礎設施,即博拉里空軍基地遭到了集中打擊,機場跑道、滑行道和一座機庫等,均被“布拉莫斯”命中。雖然尚無法確定巴基斯坦空軍戰機是否因機庫被炸而出現損失,但起碼可以肯定的是,“布拉莫斯”的精度還是不錯的。這款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超音速巡航導彈,至少可滿足命中機場跑道和癱瘓機場起降功能的效果
印軍蘇-30MKI戰斗機發射空射型“布拉莫斯”
而在國內軍迷圈中,一些人發出了疑問,即巴基斯坦不是裝備有進口自中國的“紅旗-9P”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和“紅旗-16EF”中程防空導彈系統嗎,為何沒能對“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實施攔截呢?按理來說,飛行過程全程處于大氣層內的巡航導彈,不是比飛行中段沖出大氣層,并在末段以5馬赫以上的速度進行突防的彈道導彈,好攔截多了嗎?好吧,事情其實還真沒有那么簡單……
解放軍自用的“紅旗-9”系列遠程防空導彈系統
僅從理論上來說,受全程處于大氣層內飛行這一性能特點的影響,對巡航導彈實施反導攔截作戰的難度,確實要比攔截一枚彈道導彈容易一些。但時至今日,上至如中國和美國這樣的世界級軍事大國,下至各地區級軍事強國,對新型巡航導彈的研發和追求,依舊沒有終止。原因就在于,看似攔截難度相對較低的巡航導彈,其實際突防效果遠沒有那么低。我們常說的“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同樣適用于針對巡航導彈的反導攔截作戰。
高炮陣地也可有效攔截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
在巡航導彈的飛行航路附近部署防空導彈陣地和高炮陣地,是攔截巡航導彈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問題就在于,你怎么知道敵方發射的巡航導彈會經過哪里呢?要知道,與飛行彈道呈固定拋物線的彈道導彈不同,現代先進巡航導彈的飛行航路,是可以提前規劃和實時受控改變的,這是為了盡可能地避開可能受到的防空火力的攔截。還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對手愿意,其甚至可以讓巡航導彈繞一個彎路,從目標的側方或后方發起突襲。
巴基斯坦裝備的“紅旗-16EF”防空導彈
以此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激烈交戰的克什米爾地區來看,雙方實控線的長度高達740公里。身為空襲行動發起方的印度所發射的“布拉莫斯”導彈,可能從實控線上的任何一個方向突入巴方上空并沖向目標。而作為防守方的巴基斯坦,卻不可能讓自家的防空導彈部隊和高炮部隊平攤到整條實控線附近,即后者注定會存在一些防空反導火力空白區
防空導彈都有著攔截斜距極限
不僅如此,即便我們假定,巴基斯坦方面試圖將防空導彈部隊平攤到整條實控線附近,盡量讓各防空陣地的對空火力覆蓋范圍實現“不留死角”,其實也不一定能防住“布拉莫斯”的突襲。原因在于,防空導彈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攔截斜距。對于一些飛行航路處于攔截斜距之外,或是瀕臨攔截斜距極限的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的反導攔截成功率會非常低
巴方很難將防空戰力平攤到實控線上
想象一下,如果某枚“布拉莫斯”的飛行航路,恰好處于兩座防空陣地的防空導彈攔截斜距極限,那其就有很大概率從兩座防空陣地的火力重疊區內實現突防。所以說,讓己方防空火力覆蓋740公里實控線還不夠,巴方還要確保各防空陣地之間的火力重疊區內,不存在互相的攔截斜距覆蓋不到的地方,這就對防空陣地的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相當程度上超出了巴基斯坦的能力上限
解放軍應更多地追求“攻勢制空”
于是,這件事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么呢?一方面,國內需要進一步開發高性能防空導彈系統,繼續提升防空火力打擊范圍、尤其是提升攔截斜距;另一方面,正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那樣,將對手的空中戰力盡可能遠地消滅、最好是能將其消滅在自家機場內,就是確保己方重要目標的最有效手段。美國空軍提出的“攻勢制空”概念,即在敵人的頭頂上奪取制空權,正是解放軍所追求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