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吉利突然官宣將對已經在美股獨立上市的極氪私有化,引發行業廣泛關注與熱議。
一周后,吉利罕見地開了一場戰略整合說明會,同時,交出了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財報。
對于私有化極氪,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給出的解釋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是整合的效率和為整合而產生的溝通成本問題,二是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回歸「一個吉利」。
而第一季度的財報,算是給「一個吉利」了一個漂亮的開局。
所以,如果用吉利一季度的財報表現概括一下整合的成果,可以說是:「一個吉利」,初見成效。
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024 年 9 月,李書福發布了《臺州宣言》,隨后我們看到了吉利一系列整合動作:領克與極氪整合成極氪智能科技;整合面向大眾市場的吉利、吉利銀河、雷達、翼真等品牌;智能駕駛研發團隊整合;三電技術品牌統一等等。
這次,算是吉利整合后第一份成績單。概括下這份財報,銷量、收入、利潤全面增長。
在銷量上,一季度吉利集團總銷量 70.4 萬輛,同比增長 48%,完成了全年任務的 26%。其中,三大品牌新能源車型 33.9 萬輛,同比增長 135%。
這其中,吉利銀河品牌第一季度累計銷量近 26 萬輛,同比增長 214%;極氪智能科技(極氪+領克)一季度總銷量達 11.4 萬輛。
在如今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一季度的吉利不僅銷量增長,營收和利潤也相應增長。具體來看,2025 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車總收入達 725 億元,同比增長 25%;歸母凈利潤 56.7 億元,同比增長 264%。由于集團內部的整合,吉利一季度的銷售費用率與行政費用率均同比下降,毛利總額 114 億元,同比增長 26%,毛利率達 15.8%。
與此同時,極氪科技美股會計準則下的一季度總營收達 220 億元,一季度整車毛利率 16.5%,同比上升 3.4 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攀升至 19.1%,創歷史最高;銷售費用節省了 9.2%。
半年前,極氪與領克品牌整合時,安聰慧曾經給出過一組數據:品牌和資源的整合能將研發成本降低 10%-20%,BOM 成本降低 5%-8%,行政法務和數字化等成本降低 10%-20%。從一季度的毛利表現來看,這種降本增效的作用開始顯現。
「整合后,增長收益要提高 5%以上」
近期,隨著吉利即將私有化極氪,吉利內部管理層團隊大動作調整,吉利對整合后的目標也提高了。
先看一下隨著「一個吉利」回歸,吉利管理層的調整。
首先,極氪科技將從獨立的上市公司變為吉利汽車集團下設的事業群之一,與吉利銀河事業群并列。
整合后,淦家閱將出任港股上市公司經營主體吉利汽車集團 CEO;桂生悅繼續擔任港股上市公司主體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CEO;安聰慧將接替李東輝擔任吉利控股集團 CEO。隨著管理層的調整塵埃落定,淦家閱也公布了新目標: 合并極氪后,增長效益要提高 5% 以上,研發、管理和營銷效益的提高目標是 15%-20%。
當然,具體怎么將增長效益提高,還要看吉利下一步的動作了。
研發加碼,技術儲備升級
回顧財報中的數字,不論是吉利,還是目前仍獨立上市的極氪科技,都有一項支出增長超過 20%,那就是研發支出。在整合品牌和資源的同時,加碼研發,是車企提升未來競爭力的關鍵。
目前,吉利在研發層面的加碼可以概括為兩個層面,一個是電動化,另一個是智能化。
在三電技術方面,上個月吉利剛宣布把旗下的電池業務整合,成立了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前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都統一為神盾金磚電池品牌。一方面用短刀電池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用新的電芯技術提高超快充能力和能量密度,比如,800V 以上的金磚電芯超級快充版、400V 的金磚電芯高能量密度版和金磚電芯超級混動版。在目前動力電池卷成本、卷安全、卷性能的情況下,電池業務的整合提供了在電池方面強強聯合的基礎。
在智能化方面,今年算是吉利在智能化技術出成果的一年。從千里浩瀚系統的發布到 AI 技術的全面融入,吉利的智能化技術逐漸底層技術通用化,用同一套系統覆蓋更廣泛的車型。比如,千里浩瀚 H1、H3、H5、H7、H9 5 個層級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能覆蓋不同定位車型智能輔助駕駛的需求,其中 H9 方案是首個具有量產落地能力的 L3 級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今年下半年,吉利銀河品牌將發布一款搭載 H7 方案的旗艦產品,搭載了 H9 方案的極氪 9X 預計也將在年底 l 具備量產交付能力。相比于以往各個子品牌輔助駕駛方案獨立開放模式,這種方式能進一步提升智能輔助駕駛性能,對底層技術和開發效率進行優化優化。
類似這種全域技術賦能模式還有在 AI 方面,比如 GEA 電子架構與 AI 大模型融合,智能驅動系統與 AI 融合,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融入 AI 系統。在如今電動化上半場競爭逐漸趨于穩定后,在 AI 層面較量決定了未來在智能化競爭中的影響力。
最后
幾個月前,當《臺州宣言》發布、吉利開始品牌整合的動作時,我們能聽到外界不同的聲音:有肯定,但更多的是不理解和質疑。
幾個月后,當吉利內部的整合逐漸落地,第一季度的財報亮相,大家看到整合之下一個全面的吉利。這種「更全面」既包括造好車的能力、賣好車的能力,更包括如何高效、創新的能力。
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日趨成熟,市場對于車企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制造巨頭」,而是「科技生態集團」。回歸「一個吉利」的吉利,正在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