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陪父母追了張魯一、高圓圓主演的當代諜戰(zhàn)劇《絕密較量》。最初的懸念設置還可以,特別是在打造趙亞苧(高圓圓飾演)這個角色的神秘感層面。我在想,如果趙亞苧真的是間諜身份,最后還要展現被抓捕的戲碼,大體上感覺不太適合高圓圓的氣質。
當劇情里出現她和楊光之間比較曖昧的戲碼,就會讓人猜測,如果敵方想策反楊光,從劇作層面來說,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只能是咱們策反敵人。那另一種可能就是可以把趙亞苧策反過來,不過,這樣在劇作層面就比較順拐和想當然了。
結果看到最后一集大結局才明白,果然趙亞苧是潛伏在詹姆斯身邊我方的秘密情報人員,也算是楊光的戰(zhàn)友。這樣就比較符合大多數觀眾對高圓圓這個演員的一貫印象,她的氣質往往適合特別正且端莊的那類女性角色,稍有玷污,就會失去自身魅力。
其實這幾年,沒怎么看過高圓圓主演的影視劇,腦中能回想起來的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年少時看過的《十七歲的單車》,還有就是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而最近幾年看到更真實的她,則是在《十三邀》里與許知遠對談。
回到這部劇,關于趙亞苧的真實身份,一直是保密狀態(tài),結尾閃回的鏡頭里,也想起的確是有幾次不經意的提示,比如劇中那次她被楊光營救哭花了臉,就說過背后有強大的祖國這樣的臺詞,其實就是她的真實表達,作為臥底,面對楊光,她大部分情況只能是欲言又止,像這樣借機表達真實想法的機會不算多。
正因為雙方的互相試探,才讓趙亞苧有機會在這個過程里真的和楊光在某些時刻有了戰(zhàn)友和情侶的感覺。畢竟他們曾一起死里逃生,脫離險境,也都彼此救過對方的命。而趙亞苧面對楊光的心情更加復雜,特別是她知道對方真實身份,也看到這個人身上的各種好。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她無法像楊光那樣露出真實身份。
這樣說來,表面主線是諜戰(zhàn)故事,而更多戲份則是兩個特工的言情戲。一般大家會嘲諷某些職場劇,都不希望借著職場的外衣談戀愛,而這個劇某種程度上就是這類打了擦邊球的諜戰(zhàn)(職場)言情劇。
“絕密較量”本身就變成了楊光和趙亞苧之間的較量。但因為都試圖要獲取對方的信任與好感,就逐漸上演各種“談情說愛”的戲碼。而趙亞苧隱藏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楊光完全不知情,就讓這份感情被限制和約束,不自覺地就變成“發(fā)乎情止于禮”的故事。
可以看出,結尾當真相大白后,一直保持距離,相對收斂和矜持的楊光很失落。特別是當他知道趙亞苧和自己是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時,以往壓抑的情愫一下就涌了上來,想第一時間見到趙亞苧。整部劇落幕后,相當于是阻止有情人走到一起的故事。
最后一個鏡頭的含義是比較苦澀和無奈的,意思是因為他們這樣的身份和工作性質,尤其是總去執(zhí)行臥底任務的趙亞苧,即使她和楊光再次相遇,也只能是在這樣兩人都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而不可能走得更近。
而說到CP或者組合,相對于兩位主演,殺手盧卡·莫里和謝小曼這對組合就被比了下去。其實如果反派角色給力,往往會有搶戲的效果。而這兩個演員,無論從形象氣質,還是表演層面都沒有加分項。
同樣的,黎劍和王子薇互動的戲碼大部分是在汽車里蹲守,互相斗嘴,就產生了情愫,更是在王子薇被搶救過來后,非得表現兩個人在一起擁抱的戲碼,好像是彌補以上兩對CP都沒能走到最后的遺憾。但劇情層面覺得比較勉強。
其他內容這里不再贅述,總有一些吐槽的點,這部劇本身相當于是借著諜戰(zhàn)的外衣,把觀眾吸引過來,然后看著看著就成了愛情故事。而最直接的噱頭,就是高圓圓美女“間諜”的身份,反轉之后,也印證了很多觀眾的猜測,試想如果沒有這個角色,這部劇的口碑會更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