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衛星導航系統將對精準制導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進而決定戰爭的勝負。
為了掌握戰爭的先機,美國研發了全球定位系統(GPS)。
GPS給諸多國家都帶來無數便利,同時也存在諸多隱患。
如果美國關閉GPS,那全球所有依賴該系統的國家都將受到制裁,導彈系統陷入癱瘓這個說法一點都不夸張。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受制于GPS,全球就有兩個國家通過獨立定位系統的研發,打破了美國的技術霸權。
擁有如此實力的是哪兩個國家?我們國家在不在這個行列呢?
美國GPS在各個層面的制約能力
GPS是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的冷戰時期所研發的項目,最初的研發目的是為了提升導彈的精度,從而應對蘇聯的威脅。
此后的五十余年內,美國一直在升級調整GPS系統。
從“導航星”計劃到24顆衛星網的建立,再到推動GPS現代化升級,取消民用信號干擾。
不但一直在擴大GPS的覆蓋范圍,而且還進一步提升了定位的精準度。
1983年,美國開放了GPS民用服務,實現了GPS軍民兩用化進程的推進,將GPS滲透到全球軍事、交通等各個領域。
截至2025年的統計,GPS全球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0億。
正是由于這樣,美國擁有著用GPS制裁其他國家的底氣。
一旦關閉了GPS信號,很多國家不但會因此大幅削弱軍事力量,甚至還會影響國家的交通與經濟。
首先是軍事層面,巡航導彈、洲際導彈等均需要依賴GPS制導。
如果失去信號,落點誤差少則幾百米,多則數千米,無法精準打擊則失去了導彈應用的意義。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關閉GPS信號后,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和導彈系統都啞火。
而美國的戰機則能夠在夜間如入無人之境,精準投下數顆導彈將伊拉克的發電站、通訊中心盡數摧毀,軍事指揮陷入癱瘓。
42天后,海灣戰爭結束,伊拉克軍隊傷亡超過10萬人,而美軍僅僅損失了146人,這場傷亡懸殊的戰爭也被稱為GPS在軍事方面的首秀。
除了軍事層面,飛機、輪船等運輸業也需要依賴GPS導航,如果信號中斷,可能會導致航向缺失,從而引發嚴重的物流鏈斷裂問題。
金融行業的交易通常也需要依賴GPS進行信號傳輸,一旦中斷則會導致跨國結算產生時間差,造成不可預估的經濟損失。
從蘇聯到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
盡管GPS在全球范圍內各個領域有著十分強大的制約力,但并非所有國家都需要看美國的眼色行事,其中俄羅斯是最早打破美國GPS壟斷的國家。
GLONASS系統也誕生于冷戰時期,是蘇聯為了制約美國技術霸主地位所研制的技術。
自1972年確定項目研發之后,每十年都會取得一次進展。
第一個十年計劃蘇聯發射了第一顆衛星,第二個十年計劃GLONASS順利投入使用。
在蘇聯解體后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政府無力承擔GLONASS的研發費用,導致研發工作一度陷入停滯。
直到2000年普京擔任總統后,才斥巨資恢復了GLONASS的研究工作。
GLONASS的空間部分由24顆周期為12小時的衛星組成,這些衛星持續不斷地發送導航信息以及測距信息。
雖然俄羅斯并沒有執著于衛星的數量,但對于衛星的精準度以及使用壽命層面進行了多次改進,其定位精度與 GPS 相當。
由此GLONASS系統能夠保障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精確測出三維位置、三維速度、時間和姿態參數。
在俄烏戰爭中,GLONASS系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GPS信號受阻的情況下,俄軍仍舊能憑借GLONASS系統的應用進行精確制導,對烏克蘭軍隊造成嚴重打擊。
中國北斗系統的崛起
除了俄羅斯之外,就只有中國不會受到GPS的制約。
這主要是由于多年的戰爭經歷讓中國養成了未雨綢繆的習慣,中國的歷屆領導人甚至國家人民都清楚,不能夠依賴別人的技術發展自身,這樣國防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
因此為了擺脫對GPS的依賴,避免美國在關鍵事件下利用GPS給中國下絆子,中國也開始投入衛星系統的研發。
自2000年第一顆衛星的發射開始,到現在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成,這條路我們只走了20幾年。
北斗不僅在中國境內應用廣泛,甚至在巴基斯坦、非洲等與我國存在“一帶一路”合作的國家也均有應用。
且北斗系統絲毫不弱于GPS,在亞太地區,北斗的定位精準度可以達到厘米級。
正因如此,將北斗應用于軍事領域,使得我國的導彈精度非常高。
此外,北斗還有一個領先于GPS的功能——短報文功能。
通俗來講,戰士在戰場上、登山客在深山中,如果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系,則可以利用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向外界發送位置,對于使用者的安全能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不僅如此,北斗還支持無線電導航以及衛星無線電測定雙模工作。
能夠兼容GPS和伽利略等系統的信號,充分保障了系統定位的準確性以及設備的可用性。
歐盟的伽利略系統
除了俄羅斯和中國,印度、日本等國家也在開發區域導航系統,但并未取得十分有效的進展。
歐盟也希望通過獨立的衛星系統擺脫對GPS的依賴,因而伽利略系統應運而生。
但伽利略系統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經常發生故障,如果僅僅用在民用方面,倒也還說得過去。
要是放到軍事層面,無論是定位的精準度還是反饋速度都不足,沒辦法滿足軍事需求。
同時美國還一直打壓伽利略系統,使得伽利略系統至今仍難以與 GPS 抗衡。
總結
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進行分析后能夠發現,能夠抵抗GPS統治的國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中國的北斗系統也是唯一能夠超越GPS的存在。
擁有北斗系統后,我國的軍事實力也有所提升。
這充分證明,無論對于任何國家而言,技術主權是提升軍事實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核心。
隨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不斷升級,未來的國際局勢可能出現重心逐漸向中國偏移的情況,導航系統的競爭和影響也將更加明顯。
中國需要在技術浪潮中保持穩定前進,掌控核心技術主權,這樣即便是未來戰爭到來,也一定能夠占據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