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虹口區美育團隊專場演出開始,2025年虹口區文化館服務宣傳周今天在四川北路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啟動,接下來將開展90余場惠民藝術普及活動。
虹口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服務宣傳周期間,虹口區文化館作為“全民藝術充電站”,將推出文藝表演、藝術展覽、藝術培訓、文化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成為全民、全齡、全時、全域的社會大美育空間,“讓文化館成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
當前,虹口區各類社區文化團隊達700多支,涵蓋各種藝術類型。作為服務宣傳周啟動活動,虹口區美育團隊專場演出為轄區內特色群眾文藝團隊搭建展示舞臺,經過遴選,近年來獲得國家級、市級榮譽的8支文藝團隊帶來了舞蹈、朗誦、合唱等節目,提升社區文化團隊獲得感的同時,積極宣揚美育無界,讓更多市民成為文化的體驗者和傳播者。
“通過排演朗誦《永不消逝的電波》,讓我對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崇敬更進一層,也更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來自虹口區文化館四川北路街道分館緋虹黎明朗誦團的施林已經入黨50年,此次為了演好《永不消逝的電波》,他和搭檔高玉婷從去年末開始籌備。期間,他們走進李白烈士故居,在參觀中根據新認識新理解,幾度調整臺詞劇本、服化道,努力講好“家門口的紅色故事”。高玉婷說,原本她有件顏色艷麗的絲綢短袖旗袍,但在參觀故居后,她發現裘慧英穿著樸素,再加上演繹的故事發生在12月,她為了這次演出特地買了身長袖的米褐色旗袍,希望更接近人物形象。“我們把細節做到位、把臺詞說到位,可以更準確地表達當時的情境,讓更多人了解烈士的故事,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家住附近的居民王興妍今天恰好休息,在觀演過程中,她被社區文藝團隊的演出一次次感動,“叔叔阿姨的精神氣很足,表演很認真”。尤其是《永不消逝的電波》,讓她尤為感動。她希望今后再增加小品、脫口秀等年輕態的節目,進一步擴大觀演受眾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服務宣傳周期間,虹口區文化館首次推出系列課程,包括瑜伽系列課程、相聲遇上“歪果仁”公益培訓、手沖咖啡體驗系列課程等。其中,瑜伽活動利用午休時間,面向白領人群提供精神慰藉;相聲遇上“歪果仁”公益培訓則面向外籍人士開展中國傳統文化體驗,目前已吸引十余位外國友人報名;手沖咖啡體驗是北外灘國際咖啡文化節的延續,將從咖啡豆的選擇、研磨的粗細、水溫的控制等,引領市民更好感受手沖咖啡的魅力。此外,還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開展藝術教育講座,由央視云聽App有聲讀物簽約主播授課,讓留學生感受中國語言獨特的韻律和魅力。
本次虹口區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將持續至5月2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