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場以“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大理順豐洱海資源綜合利用促全產業鏈發展”為主題的案例教學課在大理市委黨校鄉科級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修班(第1期)展開。作為大理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洱海流域各類有機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全產業鏈模式,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頻共振,其實踐經驗成為黨校學員探討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內在關聯的鮮活教材。
此次案例教學課程分為背景闡釋、案例導入、分組研討、交流分享、點評總結五個部分。在背景闡釋和案例導入環節,授課教師多維解構順豐公司始終圍繞綠色產業集群不斷創新的發展密碼,不僅聚焦于以生態環保為核心的環保型工業企業的成功之路,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政策導向、市場機制和人文關懷。
按照分組,學員們立足實際,圍繞大理市在生態環保、產業結構、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進行矩陣式的分析闡述,充分展現學員們對“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剖析深度及縣域經濟發展規劃的深入思考。各組逐一展示研討成果后,授課教師對本次課程的研討成果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點評,肯定了大家在研討過程中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解剖麻雀”式的深度研討,使學員們在理論與實踐中交融碰撞,實現“他山之石”向“本土之策”的創造性轉化。大理市委黨校運用案例教學法,以“順豐模式”作為全市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典型范例,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實現了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下一步工作中,大理市委黨校將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開展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充分發揮基本培訓的牽引帶動作用,立足資源優勢,突出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專業化能力培訓,有計劃、有步驟抓好鄉科級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青年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等培訓,以“黨校姓黨”的政治擔當全面提高基本培訓保障能力,全方位、多舉措激發干部教育培訓“新動能”。(大理市委黨校 劉曉坤)
編輯:向紅玉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機動車尾氣排放檢驗)
一、國家對機動車機動車船低碳環保發展方向和要求
國家倡導低碳、環保出行,根據城市規劃合理控制燃油機動車保有量,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國家采取財政、稅收、政府采購等措施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和新能源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限制高油耗、高排放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發展,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在用機動車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標準的,應當進行維修;經維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術后,大氣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應當強制報廢。其所有人應當將機動車交售給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由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登記、拆解、銷毀等處理。
國家鼓勵和支持高排放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提前報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