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我們村的年輕人”領頭雁培養計劃的深入實施,為發掘、儲備、選樹一批有情懷、有經驗、有能力的鄉村青年“領頭雁”隊伍。
本期,我們一起走近
“心系鄉土”的奮斗者——李治菲
見證其以青春熱血
澆灌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
初心萌發: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
李治菲從小生活在農村,性格安靜內向的她,卻對動植物的生長充滿好奇。這份熱愛讓她選擇了四川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大學期間,一次偶然接觸獼猴桃種植的經歷,在她心中埋下了創業的種子。2008年汶川地震的磨礪,更賦予了她堅毅果敢的品質。2013年,她與丈夫鄧方貴(同為川農大學生)毅然返鄉,創辦了貴菲家庭農場,立志用所學知識培育優質獼猴桃,為家鄉農業注入科技力量。。
十年耕耘:科技賦能破難題
創業初期,農場面臨潰瘍病、根腐病等嚴峻挑戰。李治菲沒有退縮,她聯合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扎根田間十余年,逐一攻克技術瓶頸,并將成果推廣至2萬畝種植區,帶動周邊50余戶農戶增收400萬元以上。2019年開始,農場與中國科學院獼猴桃育種課題組達成深度合作,提出“從源頭科學布局產業”的理念,篩選出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質品種,將鮮果銷售期延長至6個月。為打破傳統農業局限,她創新營銷模式:通過研學科普、景區展銷、校企合作等活動推廣品牌,打響了“貴菲”招牌。
青創助力:從受助者到引路人
2018年,農場遭遇潰瘍病危機,資金鏈幾近斷裂,在2021年農場最艱難的時期,綿竹共青團委推薦她申報“青創計劃”,10萬元免息貸款如及時雨,助農場渡過難關,如今該病害已經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成功參與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要果樹潰瘍病災變機制與綜合防控技術研究項目;農場也成為川內獼猴桃潰瘍病防控技術推廣示范點。此后,李治菲也成長成為青創導師,反哺更多創業青年。
碩果累累:榮譽與使命同行
如今,農場擁有80畝核心示范基地、12項專利和19篇論文,獲評省級示范農場等多項稱號。李治菲個人也榮獲“四川省返鄉創業明星”“鄉村振興工匠”等榮譽。但她深知,中國作為獼猴桃原產國,需爭奪國際話語權。未來,她立志打造獼猴桃科技賦能樣板,“用科技支撐農業,用星火燎原之勢振興產業”,這是她的奮斗目標,也是她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從實驗室學子到鄉土創業明星,李治菲用十余年堅守證明:農業不僅是土地的饋贈,更是科技與情懷的結晶。她的故事,正激勵著更多新農人扎根鄉村,點亮振興星火。
來源:綿竹共青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