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白城大地,春風吹拂廣袤田野,泥土的芬芳與春天氣息交織,處處煥發勃勃生機。隨著氣溫持續回暖,各類經濟作物春耕生產陸續登場,農戶搶抓農時播撒希望,廣袤大地呈現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花生產業提質升級
在洮南市二龍鄉興義村,花生播種正在進行。今年,種植戶殷國良引進了先進的一體化花生播種機進行作業。該機器集播種、播撒除草劑、覆膜和鋪設滴灌帶功能于一體,農戶只需播種一次即可完成所有工作。
每臺播種機每天可播種40畝地,改變了以往種植花生依賴人工、勞動強度大的局面。同時,當地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能夠減少田間露光和水分蒸發造成的熱量損失,提升土壤溫度,促進花生種子提早發芽。
“現在3臺機器全天候作業,預計5月中旬就能完成播種任務。”殷國良說。農業種植朝著便利化、高效化、科學化發展,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種植花生的熱情。今年,二龍鄉花生種植總面積超過4萬畝,同比增長5%,產量將達到4000萬斤。
近年來,二龍鄉積極推廣“花生加工企業+農戶”的合作種植模式。通過花生種植訂單,暢通了從田間到市場的銷售渠道,構建起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條。
“目前已經有100多戶農戶與我們簽訂供銷合同,并且數量還在增加。秋收后,我們將全部收購,解決農民的銷路問題。”二龍鄉興義村盛業花生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偉說。
如今,在現代化農業裝備和科學種植模式的雙重加持下,洮南市二龍鄉花生產業正蓬勃發展,讓農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大豆播種按下“加速鍵”
在鎮賚縣建平鄉民主村大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數輛免耕機在田間穿梭,播種、施肥、覆土、埋管等工序一氣呵成,全程機械化作業為春耕生產按下“加速鍵”。
“為搶抓晴好天氣與適宜墑情,我們充分發揮現代化農機裝備優勢,全面推進高產大豆精準播種。”大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清杰介紹道,“通過優化植株田間分布,搭配‘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大豆出苗率提升至98%以上,為豐產豐收筑牢根基。”
據了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精準滴灌替代大水漫灌,在播種時同步埋設滴灌管路,將溶解肥料的水直接輸送至作物根系。這一技術不僅大幅節約水肥成本,還可以提升大豆產量與品質。
“從出苗到成熟全程采用滴灌施肥,大豆產量能穩定在每公頃6200斤左右,每公頃可增收2400元。”合作社社員林富對這項技術贊不絕口。今年大民合作社的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96公頃,其中164公頃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近年來,鎮賚縣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全方位提升農業綜合服務水平,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繪就萬畝椒園新圖景
在通榆縣瞻榆鎮天意農產品辣椒種植示范基地,10余臺先進的辣椒移栽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當地采用“機械+人工”協同作業模式,提升移栽效率。
“今年,我們種植辣椒1.3萬畝,1臺移栽設備僅需1名農機手與4名工人配合,1天便能完成30畝辣椒移栽作業。”通榆縣天意農產品公司總經理于浩說。相比傳統人工移栽,這一模式效率顯著提升,有效破解了辣椒種植高峰期的用工難題。
在種植環節,瞻榆鎮積極推廣“一膜雙行、小流量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技術,通過精準調控水分和養分供給,實現節水、節肥的雙重效益,不僅大幅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更為辣椒生長營造了最佳環境。
據了解,今年瞻榆鎮辣椒種植面積約2531公頃,其中庭院種植491公頃,大地種植約2040公頃。為推動辣椒產業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發展,瞻榆鎮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目前,已與當地加工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從育苗、種植到管理、回收、銷售,各環節均實現統一標準。同時,鎮農業科技人員全程跟蹤指導,全力保障辣椒的品質和產量,助農增收。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張磊 尹雪 實習記者劉一潼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