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重慶市戒毒康復所“啟明星禁毒宣傳隊”走進重慶市人民小學開展禁毒教育活動。課堂上,學生們踴躍提問:“為什么巧克力也可能是毒品?為什么‘聽話水’會讓人聽話呢?”此次禁毒宣傳進校園,宣傳隊針對低齡兒童認知特點,采用“動畫啟蒙+具象認知+童趣互動”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為孩子們普及禁毒知識。
課堂上,民警通過專為低學齡兒童制作的動畫短片《虎門銷煙》引入主題,用生動的畫面講述歷史故事,讓孩子們對毒品危害形成初步認知。隨后,民警借助兒童版神經科學動畫,深入淺出地講解毒品成癮機制,幫助學生理解毒品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在“仿真毒品”展示環節,民警利用移動展臺陳列各類仿真毒品道具,向學生介紹毒品的偽裝形式。民警特別提醒,部分毒品會偽裝成常見食品,如含氯胺酮的“跳跳糖”、浸泡LSD致幻劑的“郵票”,以及添加依托咪酯的“上頭電子煙”等,并詳細講解其危害。
活動還設置了互動問答和情景模擬環節,民警通過模擬常見的涉毒場景,如“同學邀請嘗一口不會上癮的東西”“聲稱吃了能提高成績的‘聰明糖’”等,教授學生正確的應對方式和拒毒技巧,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這次禁毒課堂形式新穎,學生參與度高,教育效果顯著。”重慶市人民小學教師表示,學校將把禁毒教育納入日常教學,持續提升學生的防毒意識。
重慶市戒毒康復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啟明星禁毒宣傳隊”的進校園活動,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讓低齡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禁毒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未來,重慶市戒毒康復所將繼續開展多樣化的禁毒宣傳活動,為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