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斷腸草”,很多人會聯想到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里的斷腸草。相傳中了這種植物的毒,會肝腸寸斷,痛苦而死。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真正存在斷腸草的,這種植物有大毒,它含有鉤吻素等有毒生物堿,誤食可能會導致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不過筆者今天并不是來給大家分享斷腸草的,而是帶大家認識一種和斷腸草長得很像的植物,這種植物名叫黃花倒水蓮。黃花倒水蓮,它的根部非常有價值,在兩廣、福建一帶人們會挖它的根來煲湯或者泡酒。不過因為和斷腸草長得太像了,人們經常將斷腸草和黃花倒水蓮弄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
例如去年在廣東就有人將斷腸草的根挖回去,當成了黃花倒水蓮煲湯。結果1家5口有兩人緊急送醫,住進了icu搶救。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植物。如果在野外遇到,一定要辨別清楚,切不可將它和斷腸草弄混了,否則后果很嚴重。
認識黃花倒水蓮、了解黃花倒水蓮
黃花倒水蓮,因其花朵呈黃色,花絮下垂,且喜歡生長在潮濕有水的地方,因此得名。根據它獨特的形態特征,也有人叫它吊吊黃、黃花參、雞仔樹,在廣東客家地區,當地老百姓就稱它為觀音串、倒吊黃。廣西老表側稱它為白馬胎、鴨仔兜,黃花倒水蓮是遠志科、遠志屬的一種灌木或者小喬木,和非常有名的中藥材遠志是近親。
所以黃花倒水蓮也被稱之為假黃花遠志、黃花遠志。不過黃花倒水蓮雖然也叫遠志,但是它和真正的遠志區別很大,遠志屬于草本,而黃花倒水蓮屬于木本植物,它的高度甚至可以長到3米左右。黃花倒水蓮根部粗壯,呈肉質,有較多分支,表皮淺黃色。黃花倒水蓮葉子互生,呈披針形,有點像南非葉。它的花期在夏季,花頂生或者腋生,總狀花序,呈自然下垂狀,花朵密集鮮黃色,這一點和斷腸草類似,都是金黃金黃的。
果期秋季,果實扁平呈闊腎形。有意思的是它的種子,一端平截,一端突起,酷似雞的嘴巴,所以黃花倒水蓮也有“雞仔樹”的別稱。黃花倒水蓮在我國長江以南比較常見,尤其是兩廣、江西、福建等地。喜歡生在疏林下或水旁陰濕的地方。
黃花倒水蓮的作用和價值
黃花倒水蓮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植物,可以說全身都是寶,可惜很多人對它不了解,那太可惜了。其實黃花倒水蓮可食可入藥,首先來聊聊它的食用價值。黃花倒水蓮它的葉子以及它的花,曬干之后可以用來泡茶喝,另外它的根可以用來煲湯,如黃花倒水蓮根燉雞、黃花倒水蓮燉豬蹄等等。
在兩廣地區用的比較多,尤其是閩南地區,是非常受歡迎的純天然山珍,如果誰家有婦女生孩子了,坐月子的時候總免不了用它來煲個排骨湯喝。黃花倒水蓮屬于藥食兩用的植物,它不僅可以食用,同時也是比較傳統的中藥材。其根可以藥用,具有補益氣血、健脾利濕、活血調經的作用。
你像體質虛弱,腰膝酸痛或者女性月經不調、白帶,都可以用到它。在《廣西中草藥》中就有記載黃花倒水蓮,說它“補氣血,壯筋骨,治病后虛弱,產后血虛,脾虛水腫”。在我的老家湖南,聽老一輩人講,用黃花倒水蓮根,浸于吃水缸中,還可以防治黃病。可惜隨著人們對黃花倒水蓮肆意的采挖,現在已經很難見到野生的黃花倒水蓮。
如果你在深山中見到,那么你一定要好好認識一下它,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植物。不過挖它的時候,一定要將它和斷腸草認清楚,可不要將斷腸草當成黃花倒水蓮了。斷腸草是攀援狀的常綠木質藤本,而黃花倒水蓮屬于灌木或者小喬木,如果認真觀察還是非常好區分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黃花倒水蓮了解了嗎?你聽說過黃花倒水蓮這種植物嗎?你有用黃花倒水蓮的根煲過湯嗎?你見過真正的斷腸草嗎?在你的家鄉有黃花倒水蓮、斷腸草這兩種植物嗎?你覺得黃花倒水蓮和斷腸草的區別有哪些?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