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現更多文學好書
2025年5月17日,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中篇小說集《打風》新書分享會在北京RENDEZ-VOUS書店舉行。活動邀請到作家阿乙、評論家宋嵩、作家侯磊及藝術家能尖日等嘉賓到場,共同探討這部聚焦香港都市生活的文學作品。作者程皎旸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將職場、人生隱喻與香港社會的多元面貌交織,為讀者呈現了一場關于生存與突圍的文學盛宴。
從北京到香港:
程皎旸的雙城敘事
活動伊始,主持人宋辰辰向讀者介紹了程皎旸的創作背景。程皎旸坦言,自己10歲至17歲在北京生活,18歲移居香港,這種“雙城記憶”深刻影響了她的創作。“北京是我文學啟蒙的起點,而香港則是我觀察都市生活、探索人性的窗口。”她表示,小說中每個角色都是“天選打工人”,而香港的繁華與暗涌、臺風與風暴,恰是這些角色命運的絕佳隱喻。
程皎旸特別提到,香港的八號風球(臺風預警)是她創作的重要意象。“八號風球”雖象征“放假”的歡愉,卻也暗含職場人被迫“卷入”的荒誕——風球總在深夜突降,次日卻可能驟降為三號,這種黑色幽默,正是她筆下角色們生存困境的縮影:在風暴中掙扎前行,卻在風暴過后仍需直面生活的七零八落。
程皎旸解釋,“打風”是粵語對臺風的直白表達,既體現香港市井生活的鮮活,又暗含“與風搏斗”的隱喻。“風無形無相,我們如何‘打’它?”她反問,引發現場共鳴。書名最終定為《打風》,既保留了粵語的俚語趣味,又以“打”字點出人與命運抗爭的勇氣。
小說集由多個中篇組成,每個故事都聚焦職場人的生存困境。程皎旸以冷靜而犀利的筆觸,刻畫了投行精英、漁村后裔、網紅主播等不同階層的“打工人”。臺風不僅是自然現象,更成為象征人生風暴的符號——有人在風暴中迷失,有人卻在廢墟中重新站起。她坦言:“我希望讀者能與角色共同思考:當風暴過去,我們該如何面對那個支離破碎的世界?”
封面設計:
香港社會的“海面鏡像”
《打風》的封面設計極具巧思。外封以程皎旸的街拍照片為底,呈現香港海面上大小船只交織的場景:豪華游艇與簡陋漁船并存,象征香港社會的階級差異與多元共生。內封則以模糊的街景攝影,暗示城市中個體的渺小與堅韌。
“香港的海是分層的,”程皎旸解釋,“海景豪宅的主人俯瞰著維多利亞港,而住在‘夾縫海景’的普通人,只能從樓縫間窺見一線蔚藍。”這種視覺對比,恰如小說中角色們的命運——有人乘著“游艇”追逐夢想,有人駕著“漁船”在生存線上掙扎,但每個人都在“打風”的浪潮中奮力前行。
嘉賓點評:
一部“香港社會的文學切片”
作家阿乙表示,程皎旸作為90后新銳作家,以活力打破漢語文壇傳統模式,其作品聚焦都市普通人的生存狀態與奮斗精神,突破鄉土文學主導的創作范式,填補城市文學空白,以現代性書寫替代歷史慣性。當前文學因新生代作家的創新進入黃金期,呈現多元化格局。
評論家宋嵩認為,《打風》以小見大,通過個體故事折射香港社會的復雜生態。“程皎旸的筆觸既有對底層的關懷,也不回避對資本的批判,這種平衡讓作品既有溫度又有力度。”
作家、詩人侯磊則贊賞小說的語言風格:“她用粵語的鮮活與普通話的精準交織,構建出獨特的文學質感。”
藝術家能監日則從視覺角度解讀封面:“海面的船只如同香港的隱喻——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是暗流涌動的生存博弈。”他提到,程皎旸的攝影作品與文字形成互文,讓讀者在視覺與文字間感受香港的“風暴美學”。
讀者寄語:
在風暴中尋找光亮
嘉賓與現場讀者合影
活動尾聲,程皎旸以粵語說出本書的封底語:“打風斗都打嗯甩!”(意為“縱使臺風肆虐,也要堅持前行”)。她鼓勵讀者:“生活或許像臺風般不可抗,但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打風者’。《打風》不是絕望的哀歌,而是對勇氣的禮贊。”
《打風》現已由作家出版社正式發行,其獨特的都市敘事與香港文化視角,為當代文學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風暴。正如程皎旸所說:“風過之后,總有人會重新站起。”這部作品不僅是程皎旸的文學宣言,更是給每個在生活風暴中前行者的溫暖慰藉。
關于作者
程皎旸,青年作家,《香港文學》特邀專欄主持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大學文學碩士,曾為國際4A廣告公司策劃師、金融集團市場營銷、大學講師等;著有小說集《打風》《飛往無重島》《烏鴉在港島線起飛》《危險動物》。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廣州文藝》“都市小說雙年展”新人獎,入圍臺灣時報文學獎等。
關于本書
《打風》
程皎旸 著
作家出版社
《打風》通過十一個故事,刻畫了香港都市人的生存圖景,探討職場壓力、批判物質至上、尋找自我救贖等主題,語言風格獨特,兼具文學性與社會性。
作家出版社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打風》
程皎旸 著
作家出版社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排版:鄧 寧
編輯:祁創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