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個在上海的老人,被送回原籍。
這是上海電視臺的連續報道,房子沒有老人的份額,兒媳和孫女對他也沒有贍養的義務,老人自訴是被兒媳趕出家門,所以他只能睡樓道里,老人在江蘇老家的兩個女兒也不愿意接納他。
我以為老人就會被送進養老院來享受上海的“海納百川”了,結果,居然是送回原籍。
這個結局,出乎我的意料,估計也刺激到了很多的老鄉,畢竟,這樣的結局,今后何嘗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呢?畢竟,我們還是有戶籍制度的,畢竟,上海取消戶籍制度不是幾天幾年就可以實現的。那么,這個老人今天這樣的遭遇和結局,不就是一面鏡子么?
不能留在上海?送回原籍!有多少老鄉從這面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恐懼?慌張?著急?
這個連續報道,不單是電視里,其他的媒體平臺也有報道,那么應該會有很多老鄉都看到了這個新聞,我還以為至少會有部分老鄉會有感觸,也得出覺悟,那就是,要么努力奮斗,在上海買房博一個上海戶口,也好以此作為留在上海的資本。要么就是返回老家去努力把家鄉建設好,也好今后回去養老,不至于今后面對一片凄涼的家鄉。
因為,青春不會永遠,人都會老去,都要面對養老的現實問題。
如果是老鄉在上海努力了一輩子也買不起房,也拿不到上海戶口,故鄉老家又是貧窮落后,這樣,等老鄉年紀大了,做不動了,怎么來養老呢?
有個老鄉的跟帖,他說“這是要讓一輩子奉獻給上海之后,要被趕回去了么”。他的意思就是,他們現在在上海打工賺錢,就是在奉獻,所以,上海就應該給他們養老,他們就不應該回老家,他們也不愿意回老家,他們就應該享受上海的養老待遇,他們也要求享受上海的養老待遇。
如果對他說,你現在可以不用奉獻給上海的,你現在就可以去奉獻給家鄉的,那不得了了,又要捅馬蜂窩了。老鄉們就是不愿意想想,這句話難道說錯了么?
看到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裝修工給房東裝修房子,房子裝修好了,也拿到了東家給的工錢了,裝修工卻不想走了,他也要住在自己裝修的房子里和東家同住,他說這房子不只是屬于你的,是屬于我們大家的,是我出力的有我的貢獻,所以我也要享受,你沒有權利趕我走。我不想回原籍,你也不能送我回原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