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承諾
2025-05-19
記得幾年前,剛面試的時候,總是會準備一堆技巧,雖然都沒有使用上,但每次之前還是會在腦中模擬多次。
模擬的目的是為了進入,但實際上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每次也用不上。
記得有一次面試,會問有沒有女朋友,對家庭有什么期待和想法?
又不是相親,誰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呢?
后來才知道,有這樣一個不成文規(guī)定,在他們公司,家庭不幸福或是沒有成家的人,一般不會讓去做管理者,哪怕是基層。
這不是歧視嗎?
你原本就在這樣的企業(yè),你會不知道這個企業(yè)老總用人的潛規(guī)則?這就是你在雙向選擇。
很早之前北京有家公司用人有四條潛規(guī)則:一、沒有結婚的干部我不用;二、結婚之后又離婚的一定不用;三、結婚了但夫妻不和睦的不重要;四、結婚了夫妻還好,但孩子教育不好的也不重用。
那么可以選出人才嗎?
不一定,但如果真的違背上面了,那么肯定不能算是人才或管理者吧!
家庭和睦,夫妻和睦,孩子教育還不錯的人不一定就一定是優(yōu)秀的管理者,但如果其中缺了一點,那么一定會對團隊合作等有影響,畢竟現在社會是共處的社會。
家庭和睦,兩個不一樣的人,結婚了,那就是一種契約,一種忠誠,夫妻兩個人不僅僅是兩個人,是兩種性格,兩種家庭的相處。如果可以處理得當,那么團隊和組織上也會一通百通,這里面包含太多的包容和支持成長。
包容就不說了,支持大家明白,成長也明白,但支持成長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這種感覺可以自行體會。
不合適不是不可以調換,我以前的公司基本上就走這一步,畢竟是市場經濟,需要的是拿來就可以使用,時間就是金錢。
但你二十歲結婚,三四十就像離婚嗎?
畢竟二十多歲好磨合一點,三四十歲就難一點了,是復雜的事情,難不成也換掉?
戒指的戒是戒行,你隸屬我,我隸屬于你,戒指一帶,訂婚的目的也就是我對自己的行為思想等承諾,如果連家庭的承諾都做不好,更不可能對企業(yè)了。
人說白了,就是一種承諾。
古人常說: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但在這之前還有還以正心,重點是正心。
滅欲是一種不道德或是不太正常的行為,但縱欲是更不可為的行為。
正文完: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01天
已看電影推薦:《橫道世之介》
臺詞:母親一邊走回廚房一邊說:“你爸爸提過好幾次了,他做父親的夢想就是等你長大,跟你一起喝酒。”“好小、好小的夢哦。”世之介笑著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