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地理】第二期 · 長安
字數:4512字,聆聽閱讀時間:約29分鐘
-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
小康
一座城,守候著一個人。一座城,她千年的鐘聲回響至今,她千年的詩詞絕唱傳唱不衰。穿越千年時光,或許你就是那位文人騷客,或羈旅于此或游玩至此,風流瀟灑也好,壯志難酬也好,舉目思親也好,都將這座城市化在了詩詞里,吟詠千年。
詩詞地理欄目,第二期,古都長安,一個積聚了千年文化的圣地,一座見證朝代更迭/歷史興衰的世界文化古城。他的高度,值得所有華夏兒女去仰望。關于長安的詩詞,是在繁若星空,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樂府詩集,隨便吟來,遍有長安。詞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說出你心中詩詞里的長安佳句!
為什么在這個年代,我們還對這座古城,堅守著長安的這個名字?是因為長安的意義太廣太廣,他是咸陽,是灞陵,是驪山……,是太多的歷史沉積,是整個中華民族對他滿懷的敬意,長安,承載的不僅僅是詩詞古韻,不僅僅是那驪山、華清池、兵馬俑,而是中華民族的興衰史,中華民族的團結史,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被后人反復吟詠。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周文王時就定都于此,筑設豐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于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周至唐,一代代君主開疆拓土,苦心經營,才有了日益繁榮的長安。絲綢之路開通后,“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遙想當年,有著不同膚色,操著不同語言的人,身著各異的服飾,或悠閑或忙碌的游走在街市上,展示著各色貨品。那樣的穩定、繁榮與時尚,當更甚于今天的東京、巴黎吧。
秦始皇的初建,奠定了這座城的霸氣。吼出來的秦腔,飆上天的信天游,無不透著一種彪悍。五步一樓, 十步一閣,咸陽之盛,轆轆遠聽;大風起兮云飛揚,漢祖劉邦,定未央,晨鐘暮鼓,秦川千里驅匈奴;盛唐開元,大明宮內霓裳羽衣,歌舞生平,城墻聳入云,殿宇亭閣不絕,街道繁華,燈火輝煌,徹夜不滅。韋曲鶯花、曲江亭館、廣運潭之奇寶異錦、華清宮之香車寶馬,至天寶而極矣。“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可謂極盡長安繁華與自信。
然,至晚唐,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皇室宗廟被焚,更有吐蕃安史之亂趁火打劫,剽掠府庫市里,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廣明元年十二月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到天祐元年正月朱溫遷都洛陽,歷時24年,長安城內戰火不斷,破壞接二 連三,直至徹底毀廢。黃巢起義軍是破壞長安城之始者,以李克用為主的藩鎮兵在黃巢軍退出城后,相互火并,縱火大明宮。沙苑之戰后,李克用直赴長安城,再次縱火大明宮。右軍指揮使李茂貞假子李繼鵬,為爭奪 “挾天子以令諸 侯”之權,縱火太極 宮,致使皇帝身無居所。天祐元年正月,朱溫強迫長安城內的皇室民人全部遷往洛陽,拆毀宮殿、官舍與民宅。同年 三 月,佑國軍韓建在唐長安城原皇城基址上建起新城,長安作為國都至 此徹底毀廢。
而長安的興衰變遷,詩詞是最好的見證者。唐詩中的長安“五花馬、千金裘”,極盡其繁盛。而到宋朝,長安已埋入了黃土灰燼,成為邊疆無人之地,所以宋詞里的長安更多代指了汴京或臨安,意向也是蕭索凄涼、哀婉冷清。
唐詩中的長安
【長相思】
作者: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美人如花隔云端,思念的人兒在長安。長安的夜空,因為李白的相思而多了幾份皎潔和清冷。
【陽春哥】
作者: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好一番長安帝王之地的繁盛奢華之境,紫宮,及紫微宮,也就是未央宮。披香殿前的鮮花剛剛綻紅,芳香流動,趙飛燕皇后此時正輕輕掌中起舞。
【帝京篇十首 · 其一】
作者: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這首詩寫了皇宮和長安的地理位置,以及宮殿壯闊綺麗的景象,此時長安,氣勢磅礴,帝王之都,萬人朝圣。
【登科后】
作者:唐 ·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
【長安古意】(節選)
作者:唐 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天中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長安是一片人海,人之眾多竟至于“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這里“豪貴驕奢,狹邪艷冶,無所不有”,極有氣勢地展開大長安的平面圖,四通八達的大道與密如蛛網的小巷交織著,這里香車寶馬,無所不有,初唐的長安,繁華升平。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是一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詩中八仙分別是:賀知章、汝陽王李琎、李琎之、崔宗之和蘇晉、李白、張旭、焦遂。
唐詩里的長安極盡繁華,而到了宋詞里,長安就蕭索凄涼了,或者宋朝的長安僅僅是一種意向了吧。
宋詞里的長安
【少年游】其一
作者:宋 ·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去一云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少年游】其二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此時長安,已是舊都,黃沙掩蓋,古道蕭索。柳永作為西征客,到過長安,此時長安不再繁華,面對眼前的蕭索,聯想漢唐之盛,這位羈旅又面臨分別的游子,自然凄楚惆悵。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作者:宋 · 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潮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長安已是邊城,聲聲號角哀鳴,淹沒在灰燼和黃沙中的長安,隨風飄搖零落,那南山的明月或許還記得當時灞橋邊的如煙楊柳和曲江池畔的美麗樓臺吧。放翁在月下佇立,把酒灑下這古都的土地,決心定要收復河山!
【臨江仙 · 都城元夕】
作者:宋 · 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
蓬萊清淺對觚棱。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詞中的長安,已不再是長安,只是意向而已了,這時候的長安多指汴京。華燈初上、寶馬雕車也被汴京所取代,那時候的長安,正西風蕭瑟,無人問津。那古城長安啊,你雖然被毀,但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被中國幾千年的文人墨客吟詠、仰止。
【菩薩蠻 · 書江西造口壁】
作者:宋 ·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這首詞是稼軒在宋孝宗淳熙三年,任江西提點刑獄,途徑造口時所作。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稼軒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于是寫下了這首詞。詞中的長安,也不再是漢唐古都了,是汴京,西北望是指正北望。抬望眼,遙望長安,卻被群山阻隔滿懷沉郁忠憤之情。
說到長安,談到詩詞,出現最多的大概是“長安道”吧,詩詞里面的“長安道”是《樂府詩集》里面的一種詩詞形式,后被歸到“橫吹曲辭”。唐代,“長安道”多些長安的繁華之景色,如唐代韋應物《橫吹曲辭 · 長安道》
漢家宮殿含云煙,兩宮十里相連延。
晨霞出沒弄丹闕,春雨依微自甘泉。
春雨依微春尚早,長安貴游愛芳草。
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長安道宮殿聳立,十里延綿,繁華富麗可想而知。
而到宋代,“長安道”也出現頻率極高,但幾乎都是衰敗、冷清、凄涼之意。多寫秋景和日暮之景,如:雁度蟬鳴、凄風殘照、霜林白雪、斷橋孤驛、冷云饑馬。都染上了詞人悲秋、離別、仕途波折、今古滄桑之感。如:
【引駕行·紅塵紫陌】
作者:柳永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斷魂處,迢迢匹馬西征。新晴。
韶光明媚,輕煙淡薄和氣暖,望花村。
路隱映,搖鞭時過長亭。愁生。
傷鳳城仙子,別來千里重行行。
又記得、臨歧淚眼,濕蓮臉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銀屏。
想媚容、耿耿無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縈。空萬般思憶,爭如歸去睹傾城。
向繡幃、深處并枕,說如此牽情。
【御街行 · 別東山】
作者:宋 · 賀鑄
松門石路秋風掃,似不許、飛塵到。
雙攜纖手別煙蘿,紅粉清泉相照。
幾聲歌管,正須陶寫,翻作傷心調。
巖陰暝色歸云悄,恨易失、千金笑。
更逢何物可忘憂,為謝江南芳草。
斷橋孤驛,冷云黃葉,相見長安道。
【西河 · 長安道】
作者:宋 · 周邦彥
長安道,瀟灑西風時起。
塵埃車馬晚游行,霸陵煙水。
亂鴉棲鳥夕陽中,參差霜樹相倚。
到此際。愁如葦。
冷落關河千里。追思唐漢昔繁華,斷碑殘記。
未央宮闕已成灰,終南依舊濃翠。
對此景、無限愁思。
繞天涯、秋蟾如水。轉使客情如醉。
想當時、萬古雄名,盡作往來人、凄涼事。
千古長安千古事。驪山的明月,臨潼的兵馬俑,華清的溫泉,未央宮的臺基柱礎都是個見證,冷眼看著世事變遷,見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興衰更迭。這座古城就是一本書,銘刻歷史的興衰更替,記錄著今天的日新月異。城市永遠更換著時尚的外衣,再逾千年,當今天的新聞也成遺跡,那又是怎樣。
站在今天的長安古城墻上,腳下的麻石青磚,向我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我的思緒在這歷史風煙中迷亂,放佛穿越千年,夢回長安。眼角濕潤了,可能這就是中華兒女流淌千年的精神力量。
下·期·預·告
【詩詞地理】第三期 金陵 (南京)
如果你生活在南京,或曾經到過南京,或想去南京,都可以下方留言,說說你心目中的南京。我們將會篩選留言,摘錄到下一期節目中。
主播 / 小康
編輯 / 素心
聲明: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你心中的宋詞
同步音頻:【荔枝fm】【網易云】【考拉fm】【喜馬拉雅】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