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華,本科學歷,護師,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兒內二科帶教老師、山東省兒科專科護士。多次獲得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優秀護士”,“2020年獲“機場專班抗疫先進個人”,2021年獲“疫情防控先進個人”院內健康科普大賽榮獲一等獎,品管圈大賽榮獲二等獎。
在兒科護理這片充滿希望與挑戰的領域里,用她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專業與溫情,詮釋了一名兒科護士的使命與擔當。她是患兒眼中的“打針不疼的阿姨”,是年輕護士心中的“引路人”,更是同事公認的“兒科護理標桿”。
兒內二科 顏 華
一、以心護幼,用專業守護生命
兒科通常會被稱為“啞科”,患兒表達不清、病情變化快,護理工作難度極大。她始終秉持“護理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的理念,在臨床一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擅長學習并鉆研專業理論知識,將專業知識更加形象生動的為患兒家長進行講述,為患兒家長答疑解惑。
在臨床一線工作中,她始終以醫者的敏銳洞察力捕捉前沿技術,保持著對醫學創新的熱忱與探索精神。作為科室技術排頭兵,探索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與胰島素泵治療技術,通過反復鉆研操作規范、模擬演練操作流程,成功攻克技術難點。面對一名僅11個月大的糖尿病患兒,她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與細膩溫柔的操作手法,精準完成胰島素泵的安裝與調試。這一創新治療手段,將患兒日均十余次的指尖采血次數降至最低,極大減輕了幼嫩肌膚承受的痛苦。同時,她還為患兒家長開展系統護理培訓,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疾病管理理念,以專業的指導與溫暖的關懷,為患兒家庭點亮康復希望,在促進患兒病情穩定、加速身體恢復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二、言傳身教,做年輕護士的“燈塔”
作為科室帶教老師,她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她結合兒科特點,參與開展“情景模擬教學”“翻轉課堂”等培訓模式,將枯燥的理論轉化為生動案例。自2018年擔任帶教老師以來帶領已有超過近百名實習護士完成從學生到醫務工作者的轉換,她常對實習護士說:“兒科護士的手要穩,心要細,更要有同理心。”
新入職護士小玉至今記得第一次給患兒穿刺失敗時的慌亂,顏老師握著她的手安慰:“別怕,加油,調整好心態。你既要安撫他,更要相信自己。”隨后,她親自示范如何用玩具分散患兒注意力,并耐心講解血管選擇技巧。這種“技術+心理”的雙重指導,讓無數年輕護士快速成長。
三、銳意創新,推動兒科護理發展
為方便患兒家長了解并知曉檢查項目注意事項及檢查科室位置,她組織拍攝一系列輔助檢查動畫視頻,制成二維碼發放給患兒家長,讓患兒家長對輔助檢查注意事項更加了解,減少焦慮,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根據科室專科疾病特點,制作了兒童糖尿病的“我的甜蜜日記”腎病患兒的“健康宣教折頁”肥胖患兒的OGTT糖耐量計量杯等優質護理新舉措,更助力與科室專科疾病發展。
她始終緊跟學科前沿,參與開展“兒童疼痛評估標準化”“家庭參與式護理”等多項優質護理項目,有效降低患兒恐懼感。
工作期間,她主動參與“無接觸式家長健康教育”流程,通過短視頻指導糖尿病患兒居家護理,惠及近百名糖寶家庭。科室護士長評價:“她總能把挑戰變成創新的機會。”
四、堅守初心,平凡崗位綻放光芒
工作之余,積極參與互聯網+,為糖尿病兒童及其他不方便外出的患兒提供家庭式護理。有人問她為何如此堅持,她笑道:“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未來,能守護他們的健康,是我的福氣。”
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日復一日的專業與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篇章。她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患兒的康復之路,也點燃了無數護理后輩的職業信仰。
“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這正是顏老師護理生涯的真實寫照。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兒科護士的雙手,既能托起脆弱生命的重量,也能傳遞希望的溫度。
(通訊員|護理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