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那一顆自研的3nm芯片,引發了全網熱議。很多人都在懷疑,為什么小米能有3nm芯片?XX企業都沒有。
事實上,一些人不清楚的是,目前芯片行業的現狀,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是IDM類型(IDM是指能自己設計、制造、封測芯片,全部自己搞定的企業類型),目前主流的模式是設計、制造、封測分開的,大多數的企業,只專注于其中的某一項。
而目前從中國芯的現狀來看,其設計、制造、封測的水平,是截然不同的,設計、封測,早就達到了3nm水平,但制造落后好幾代。
先說設計這一塊,小米3nm芯片其實是最好的證明,在小米之前,國內也有眾多的5nm、4nm的芯片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也早有3nm的芯片,但是沒人代工,所以推不出,畢竟在2020年華為就有了5nm芯片,到現在都過去5年了,5年時間的進步,說不定2nm芯片都設計出來了。
大家要注意的是,現在的芯片設計,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了,特別是ARM的芯片,因為有ARM架構授權,還有CPU、NPU、GPU等IP核的授權,使用公版的話,就像搭積木一樣的。
這也是為何車企小鵬、蔚來、都有自己芯片的原因,所以3nm的設計真的不是問題。
封測這一塊,其實也是同樣的,封測是芯片制造環節中,相對門檻最低,價值鏈也最低的部分,國內有4大芯片封測廠,是排名全球前10名的。
早在2021年,國內的芯片封測廠就表示稱,已經擁有了3nm芯片,小芯片等芯片封測技術,并且也接到了一些國際訂單,所以封測這一塊,也是早達到了3nm的。
但是制造不行,目前國內芯片制造最強的企業是中芯國際,對外公開的制造技術,一直是14nm,當然也有人稱不公開的可能在10nm以下。
但大家要明白,進入7nm以下時,是需要EUV光刻機的,目前我們沒有買到任何一臺EUV光刻機,所以我們就算激進一點來看的話,其實最多也就是等效7nm的水平,至于是不是還不太清楚。
為何制造會落后這么多,主要原因就是受限于芯片設備,因為芯片設備是與工藝對應的,目前國產芯片設備大多數還只支持28nm、14nm工藝,而美國又對這些設備進行封鎖,支持14nm工藝的設備,不能隨便賣給中國,所以我們要想突破14nm以下,得靠國產設備。
目前,芯片制造是三大環節中,相對最弱的一環了,只要制造追上來,那么我們的芯片水平,就完全達到國際頂尖水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