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一言
首發 | 洞見青年·芳華青年
芳華青年:一個有獨特視野、有感情有溫度的青年朋友。說真相,傳真情,品百態人生,看芳華青年。
關聯閱讀:為什么不建議你回鄉下建房子!日本正式通緝鐵頭,他們能抓到嗎?
美女通緝犯卿晨璟靚做錯了什么?
董襲瑩的醫學奇跡,人類又一未解之謎
在此以前,雷軍堪稱國民偶像。
他集中了理工男所有的技能優勢,又包羅了文科生燦爛星空的浪漫。
所以,當雷軍成為“永遠的神”在互聯網熠熠生輝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叫他,雷神。
做手機的時候,他被稱作雷布斯。做汽車的時候,又被叫做米時捷。這背后不是調侃,而是一種肯定,源于底層人民對于優秀企業家的崇拜和敬仰。
高光時刻,就連女性用品衛生巾,都在喊話雷軍,進行跨界創業,墊付這半邊天的世界。
可惜,一起都來的太過于突然,猝不及防的爭議,讓小米和雷軍陷入巨大的爭議洪流里。
尤其是進入到四五月份,對于小米而言,可以說是“流年不利”。
套用雷軍的話說,過去一個月,是他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心情非常低落。
說實話,對于雷軍而言,早已實現財富自由,他原本可以享受更自由瀟灑的人生。但是優秀的人,往往會有更偉大的夢想。
顯然,雷軍的夢想不至于眼前,而是要改變世界,創造世界,書寫屬于他自己的歷史。
只不過,人類創造歷史的進程中,不可能永遠如愿。稍不留意,便會跌入萬丈深淵。
對于雷軍和小米來說,過去一段時間,確實是艱難的。甚至和企業高度捆綁的IP雷軍本人,也開始遭到流量的反噬。
要知道,雷軍一路走來充滿傳奇,但依然是閃閃發光的。
從金山到小米,雷總經歷過無數至暗時刻:盤古軟件虧損2000萬瀕臨破產、印度市場10億庫存危機、美國制裁黑名單、小米SU7事故后輿論危機......
但是,陷入汽車信任危機的雷軍,正在一步步慢慢跌下神壇。
近期,小米汽車因旗下高端車型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虛標”及“性能參數軟件閹割”等問題陷入輿論風暴,超過300名車主發起集體維權,要求退車并主張“退一賠三”。
這場風波不僅暴露了小米汽車的品控與營銷問題,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技術落地與用戶信任管理上的深層矛盾。
要知道,小米汽車一度成為市場的寵兒,就連起步早、實力雄厚的比亞迪,在口碑和熱度方面都沒辦法和小米一決高下。
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汽車可是和特斯拉一決高下的高端車,而那一句“年輕人的第一臺車”更是讓無數年輕人激情澎湃。
只不過,隨著三名大學生遇難事件,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或許這并不是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導火索。
三年高端探索、兩年跨越成長,小米汽車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可是江湖急轉直下,一切來得都太突然,以至于雷軍發微博說,過去一個月,是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相比于三明女大學生事件引發的熱議,最近小米SU7 Ultra車主聯合發起的退車熱潮,或許更棘手,甚至說可能成為小米汽車的一場信任危機。
起因是,這些車主花費了4.2萬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不具備宣傳的“高效導流”等功能,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官方表達有誤,因此要求退車。
其實也不難理解,在這些車主眼里,花費高達4萬多元的價格,本來是要買一個性能配件,最后卻發現它就是個裝飾件!
這事兒擱誰都難受,況且是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小米車主,更難以理解。為愛發電的粉絲,同樣會因為情感的沖動,而將小米推下神壇。
爭議發生后,小米也承認了“貨不對版”,5月7日做了公開致歉,稱“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我們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并且,小米承諾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提供限時改配服務,鎖單用戶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
可是消費者并不買單,因為無論是接下來等車的漫長周期還是價格高昂的選裝件翻車,都等同于讓消費者來為小米的行為買單。
無獨有偶,小米汽車在5月1日推送的車機系統更新中,將宣傳的1548匹最大馬力限制為900匹,車主需在官方賽道刷出指定圈速才能解鎖全功率。這一“游戲副本”式操作被用戶斥為“付費性能遭閹割”,引發強烈不滿。
每一個小問題,拆開來看,都不是致命的,甚至在巔峰時期,對于小米而言,這些問題都不叫事兒,畢竟,沒有誰家的產品能向消費者打包票。何況是跨界新玩家,小米的造車路才剛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很正常。
但是,當所有的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國民偶像,雷軍在年輕人心目中神一樣的存在,尤其是對于米粉來說,雷軍就是精神偶像,激勵過一群有一群的人。
但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幾十年里,有很多出神入化的人物,曾經登峰造極,不可一世,可是如今回頭看看,還有牛逼的人物存在嗎?
那都是歷史云煙。
人類一直在創造歷史,并且有的人一直在改寫歷史,但是,歷史的運行規律從來都沒有變過,從來都沒有人能夠一直榮耀下去。
和小米公司深度綁定的雷軍,此時此刻,又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有人說,小米汽車走在了U形的谷底,向前一步就是萬丈光芒。2021年,小米官宣造車。2024年,小米SU7上市。2025年,小米遭遇一系列信任危機。
可是,造車和造手機完全不同,因為它承載的是生命。我們倒希望雷軍能夠延續輝煌,繼續做出更好的產品來。
但是,互聯網會給他更多的機會嗎?
也許,當小米喊出要打造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臺“Dream Car”的時候,就該想到了,道路的崎嶇,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
即使是跌下神壇,我們依然滿懷期待,小米汽車能夠靜下心來去沉淀,細心打磨出一款真正的、能在歷史長河里綻放出光芒的作品,而不是陷入網紅的爭議中。
無論是靠模仿成為“米時捷”的網紅汽車,還是活躍在互聯網上的雷布斯,都不能成為經典,至少目前看來,并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