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師對加沙地帶發動終極進攻
特朗普訪問中東過程中,呼吁實現巴以和平,支持哈馬斯武裝的合法行動,作為回應,哈馬斯武裝主動提出釋放全部人質,并將美國人質主動釋放。
看來,加沙地帶哈馬斯武裝的日子并不好過,主要領導人被以軍定點清除,整個邊界幾乎被全部封鎖,物資武器裝備十分短缺,似乎已經有些打不動了。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提出支持哈馬斯武裝的合法斗爭,就是給哈馬斯一個臺階下,哈馬斯確實也需要這個臺階,所以第一時間對特朗普的呼吁表示認可。
對于以色列來說,這卻是不能夠接受的,在付出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后,才將哈馬斯全部趕入地下,日益壓縮哈馬斯的生存空間,年初短暫的停火讓以色列意識到,只要給哈馬斯休整時間,哈馬斯就會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發展壯大。
也就是說,只要以色列一停火,再想消滅哈馬斯只會更加難上加難,現在,美國也管不了以色列。
5月18日,以軍正式啟動代號“基甸戰車”的全面軍事行動,動用包括第162裝甲師在內的5個主力師,對加沙地帶從南北兩個方向發起攻擊,這也是此輪巴以沖突以來,以軍采取的一次最大規模軍事行動。
以軍空軍F-15/F-35戰機負責空中定點轟炸清除,“梅卡瓦”主戰坦克和裝甲推土機并向加沙地帶推進,目的就是將整個加沙地帶每一寸土地“深耕”一遍,徹底推平加沙地帶所有建筑物,消滅所有哈馬斯武裝可能生存的空間。
以軍“空地一體”聯合作戰過程中,為體現其“人道主義”,利用無人機掛載大喇叭,在地面部隊推進過程中,向巴勒斯坦民眾喊話要求主動避讓,以免被誤殺,可是,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民眾又能躲避到哪里去呢?
以軍要消滅所有哈馬斯
以軍同時對加沙地帶中部、南部和北部地區進行封鎖包圍進攻,第98傘兵師負責中部代爾拜拉赫省,第162裝甲師主攻加沙南部的拉法省,第143師則封鎖加沙北部賈巴利亞地區。
在以軍戰車對加沙地帶每一寸土地碾壓推進過程中,哈馬斯武裝完全失去了地面屏障,唯一的生存空間只有地下,地道成為了哈馬斯武裝的唯一生存機會,當然,前提是沒有被以軍發現。
事實上,以軍采取“基甸戰車”行動的目的,就是用對待哈馬斯武裝的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日益嚴重的反戰情緒,以期徹底解決哈馬斯武裝,并將加沙地帶納入以色列版圖。
不得不說,以軍此番碾壓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與當年日軍侵華期間的”三光政策“有的一拼。
1940年前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無力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八路軍在敵后采取的游擊戰術,使日軍不斷遭受損失,極大動搖其殖民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推出“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以此摧毀抗日根據地的軍民生存條件,達到徹底消滅抗日力量的目的。
1940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日軍掃蕩太行、太岳根據地時,對八路軍根據地,不論男女老幼全部殺死,房屋一律摧毀,糧食一律搶光,拿不走的一律燒毀。
為此,抗日根據地力量遭到嚴重破壞,而以軍,目前在加沙地帶,采取了與之類似的軍事行動。
哈馬斯武裝早已深入巴勒斯坦民眾,根本無法遭到有效區分,所以自阿克薩大洪水事件后,以軍和哈馬斯打了這么久,都沒有將哈馬斯武裝消滅。
現在,以軍對加沙地帶采取的,就是空地一體、全方位包圍、一寸一寸碾壓推進的手段,準備將所有哈馬斯武裝力量予以消滅,包括沒有撤退到安全地區的平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