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5月13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專業(yè)不動產運營管理平臺--上海太保不動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于中國太保總部推出全新不動產運營品牌--“smartispace 鯨領地”。
在發(fā)布會現場,太保不動產首次集中展示了其在全國六大核心城市的在管物業(yè),包括上海世紀商貿廣場、廣州太平洋金融大廈、北京太平洋保險大廈、成都太平洋保險金融大廈、天津城市大廈和深圳深業(yè)上城T2。這些物業(yè)將作為“smartispace 鯨領地”品牌核心價值觀的空間載體和企業(yè)服務行動計劃的建設示范,為企業(yè)提供多樣化、多維度的空間選擇和高品質、高標準的服務體驗。
從“投”到“管”
在不動產投資領域中,險資不僅僅追求資產的長期增值潛力,更加重視項目的運營管理和風險防范。隨著行業(yè)的下行,持有型不動產市場也深受影響,一方面是資產自身的價值逐漸縮水,另一方面則是大宗交易市場進入寒冬期,大量的掛牌資產無人接盤,險資意識到僅憑單純的投資行為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對于穩(wěn)定收益和風險可控的雙重需求。因此,他們開始尋找通過專業(yè)化的資產管理服務來提升不動產投資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太平洋保險正是意識到在對不動產的投資中“投”與“管”相結合的重要性,因此早在2021年便聯(lián)合旗下的私募基金管理平臺太保資本與不動產運營管理平臺太保不動產打造“不動產投管一體化平臺”。目前已形成三大核心業(yè)務板塊,并逐漸成為集團資產端又一新的價值增長載體。
發(fā)布會現場,太保資本副總經理、太保不動產總經理高小羊表示,“鯨領地”創(chuàng)新推出鯨領海洋計劃、鯨靈服務行動、鯨鄰生態(tài)俱樂部三大服務體系,并于現場首發(fā)鯨領資源、鯨靈AI、鯨鄰社群等12項服務舉措。
據現場介紹,“鯨領地”的三大服務體系中:鯨領海洋計劃是基于中國太保的協(xié)同生態(tài)與強大的產業(yè)服務優(yōu)勢,以“信賴筑基”為行動綱領,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護航服務;鯨靈服務行動是依托靈活便捷的數智化平臺,致力于構建企業(yè)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鯨鄰生態(tài)俱樂部是致力于打破傳統(tǒng)辦公空間的邊界,打造充滿活力與趣味的社交空間。
此外,發(fā)布現場太保不動產首次集中展示了其在全國核心城市的在管物業(yè),將作為“smartispace 鯨領地”品牌核心價值觀的空間載體和企業(yè)服務行動計劃的建設示范,為企業(yè)提供多樣化、多維度的空間選擇和高品質、高標準的服務體驗。
其中位于上海的世紀商貿廣場是太保地產推廣“鯨領地”品牌的重點項目之一。太保不動產是在2011年以44億元的價格,從亞太置地手中收購而來,同時這是太平洋保險資金投資商業(yè)地產領域的首筆大宗交易案例,標志著太平洋保險正式進軍不動產市場。
險資抄底路徑
現在險資的投資邏輯已經與前些年重倉地產股、發(fā)行不動產保債計劃有很大不同,開始逐步增加對存量商業(yè)地產、辦公樓、康養(yǎng)地產、長租公寓等領域的物權投資,如今底層資產出租、運營等產生的收益已經成為險資重要現金流來源。
從2024年開始,險資抄底不動產的行動掀起熱潮,其中王建林的萬達廣場深受險資的喜愛。根據公開信息統(tǒng)計,2023年至2024年,險資至少收購了19個萬達廣場。接盤方中,以新華保險尤為突出,已接盤萬達旗下十余處資產,此外還有陽光保險、大家人壽、太保資本、中銀三星保險、橫琴人壽等公司的身影。
此外,近些年最大規(guī)模的寫字樓交易也是由險資作為主角完成。2025年1月,中郵保險正式簽約上海博華廣場不動產專項基金投資協(xié)議,達成這筆百億級的重磅交易,成功給寫字樓市場帶來了一場開門紅,引動市場情緒高漲。
隨著國內“投融管退”全流程的逐步完善,險企對不動產的投資已不拘泥于收購,配置公募REITs、加碼持有型不動產ABS項目亦成為共識。
自2024年6月份以來,上交所開始連續(xù)受理持有型不動產ABS。據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25年初,已有5家保險資管公司累計向滬深交易所申報11單ABS項目,申報規(guī)模合計達194.4億元。5家保險資管公司均已有獲批的ABS項目,其中,太保資產申報數量最多,已有4單ABS獲得上交所通過或反饋,申報規(guī)模合計達62億元。
除ABS外,REITs也已經成為險資重要的資產配置之一。據此前統(tǒng)計,國壽系已參與21只公募REITs的戰(zhàn)略配售,業(yè)態(tài)涵蓋商業(yè)、保租房、能源、高速公路、工業(yè)廠房、產業(yè)園等,其參與REITs的方式主要包括運用國壽系統(tǒng)受托資金、自有資金及發(fā)起設立公募REITs戰(zhàn)配基金等。并且REIT本身就具有分紅屬性,符合險資配置具有長期穩(wěn)定收益和風險可控資產的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