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的高材生,家里為了供他讀書,傾盡了所有。
父親卻突然被確診癌癥晚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可是沒想到,他卻全然不顧父親的想法和安危,把父親騙到了國外,規(guī)劃了88天的行程,還逼著他去參加危險的高空跳傘。
那么這背后究竟有什么陰謀?
本文圖片、描述源于網(wǎng)絡(luò),旨在弘揚正能量,無不良引導(dǎo)。若涉版權(quán)或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即刻刪除。內(nèi)容信息可靠,部分情節(jié)為提升可讀性或有虛構(gòu),僅供參考,望理智閱讀
作為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顧全平勤勞樸實了一輩子,靠著種地,將三個孩子養(yǎng)大成人,供他們上學(xué)。
小兒子顧頤從小就懂事,放學(xué)放下書包,就跟著父親在田里忙活,插秧、除草,樣樣都學(xué)得有模有樣。
十年寒窗,顧頤不負眾望,考上了北京大學(xué),成了村里的驕傲。
畢業(yè)后,顧頤在重慶創(chuàng)業(yè),憑借出色的攝影技術(shù),闖出了一片天地。
事業(yè)有成后,他把父母接到身邊,本想讓二老享享清福,可工作的忙碌,讓陪伴成了奢侈。
2013年,平靜的生活被打破,顧全平毫無征兆地暈倒,被緊急送往醫(yī)院。當(dāng)?shù)弥俏赴┩砥谇野┘毎麛U散,最多只剩三個月時,一家人崩潰了。
為了救父親,顧頤想盡辦法,讓父親接受最好的治療。手術(shù)臺上,顧全平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一年多的時間,大部分胃被切除。
術(shù)后,化療的折磨接踵而至,他吃不下飯,大把的頭發(fā)脫落,體重從140斤驟降到80斤,曾經(jīng)能扛起百斤糧食的漢子,如今虛弱得連起身都困難。
這些折磨讓顧全平越來越難受,他覺得還不如放棄的好,于是便寫好了捐獻遺體的遺囑。
看著父親在病床上被病魔折磨得日漸消沉,顧頤心如刀絞,他知道,繼續(xù)留在醫(yī)院,父親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顧頤毅然決定帶父親出國旅行,他要讓父親在最后的日子里,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顧頤知道,如果直接告訴父親要帶他出國旅行,父親一定會拒絕,因為他不愿給兒子增添負擔(dān)。
于是,顧頤編造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父母,孫子顧尋在澳大利亞留學(xué),非常想念他們,希望他們能去看看。
這個理由成功說服了顧全平夫婦,他們最終同意踏上這趟旅程。
2015年11月2日,顧頤帶著父母登上飛往澳大利亞的航班。
出發(fā)前的一個月,他幾乎不眠不休,反復(fù)研究澳大利亞的地圖和旅游攻略,精心挑選每一處景點,確保行程既充實又不會讓父親過于疲憊。
他租來的房車不僅寬敞舒適,還特意配備了醫(yī)療急救箱和父親日常需要的藥品。
一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顧全平眼中就閃爍著新奇的光芒。
當(dāng)他第一次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時,渾濁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迫不及待地挽起褲腳,像個孩子般沖向海浪。
海浪輕輕拍打著他的腳踝,他笑著、鬧著,仿佛忘記了身上的病痛。
在旅途中,顧全平嘗試了許多人生第一次。他拿起陌生的吉他,笨拙卻認真地撥動琴弦;遇到外國友人,他會靦腆又熱情地揮手打招呼。
最讓人意外的是,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里,他竟然手腳并用地爬上了一棵樹,坐在樹枝上開懷大笑,臉上洋溢著久違的自由與快樂。
在父母結(jié)婚50周年紀(jì)念日這天,顧頤安排了一場特別的高空跳傘活動。
當(dāng)飛機緩緩升到14000英尺的高空,艙門打開的那一刻,顧全平深吸一口氣,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
呼嘯的風(fēng)聲在耳邊掠過,他卻放聲大笑,張開雙臂盡情擁抱這難得的自由。
安全落地后,他緩緩單膝跪地,從身旁摘下一束野花,顫抖著雙手獻給妻子,表示謝謝妻子的陪伴。
這一幕,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動容。
88天的跨國旅行,成了顧全平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當(dāng)初帶著氧氣瓶、被醫(yī)生斷言只剩三個月生命的老人,如今走下飛機時,腳步竟比同行的年輕人還輕快。
他的臉頰有了血色,原本稀疏的白發(fā)間,鉆出了黑發(fā),他的體重增加了,精神狀態(tài)也煥然一新。
復(fù)查那天,醫(yī)生看著檢查結(jié)果,也是十分的驚訝。
原本瘋狂擴散的癌細胞像突然被按下暫停鍵,甚至有部分病灶開始萎縮。
但更讓人驚嘆的是顧全平的生活狀態(tài)——他報名了社區(qū)英語角,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早安”“謝謝”的發(fā)音。
每天傍晚,樓下都能飄來他彈吉他的聲音,雖然總跑調(diào),卻充滿活力。
2017年登上《開門大吉》時,顧全平穿著筆挺的西裝,自信地唱完一首《少年》。
臺下觀眾看著這位在舞臺上又唱又跳的“少年”,誰能想到他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
2023年的廣場舞比賽更成了社區(qū)佳話,顧全平帶著平均年齡65歲的“夕陽紅戰(zhàn)隊”,用一套自編的《最炫民族風(fēng)》舞步,把冠軍獎杯捧回了家。
如今走進顧全平的家,墻上貼滿他和家人的旅行照片,書架上擺著英語教材和吉他曲譜。
這11年的生命奇跡,印證了一個樸素的真理:比起昂貴的藥物,對生活的熱愛才是最好的良藥。
顧頤說:“我們總以為時間很多,可以等以后再去陪伴父母。但人生不是電影,沒有重來的機會。”
他的故事提醒我們,珍惜當(dāng)下,勇敢地去愛,去陪伴,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