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華北多地飄起冷雨,農技站的大喇叭又響起來了。田里的小麥正拔節抽穗,最怕這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可低溫一來苗尖都打卷了。
河北邯鄲的老張蹲在地里直嘆氣,去年倒春寒讓他家減產兩成。
氣象預報說未來三天華北平原最低溫跌破5℃,還伴著4級北風。這樣的天兒對孕穗期小麥最傷,輕則穗數減少重則直接凍壞幼穗。村里的老把式都知道要提前澆“防凍水”,可啥時候澆最合適?
農技員小李背著噴霧器趕到地頭,他說關鍵在“看天看苗”。長勢旺的麥田要先劃鋤散墑,讓地溫升上來再澆水;弱苗得趕緊補氮肥。
河南周口有戶人家去年沒及時打防凍劑,麥穗比別家少了三分之一。現在市面上的防凍劑種類多,到底選含氨基酸的還是磷酸二氫鉀?
“土辦法里也有講究,老一輩熏煙防霜現在得改良,別引發火災。”小李掏出手機翻出視頻,教大家用秸稈堆在地頭,低溫前點火熏煙增溫。
東北春播區這兩天也不省心,黑龍江部分地塊剛播下玉米就遇降溫。地膜覆蓋得檢查有沒有被風吹破,破了口的趕緊用土壓嚴實。南方的早稻秧田更怕“倒春寒”,湖南不少農戶夜里都守在田邊。
他們在秧田灌深水護苗,等白天再放淺,這法子傳了好幾代人。可光靠傳統辦法還不夠,省農科院的專家說要結合葉面噴肥。“我個人覺得,提前關注15天的天氣預報最關鍵,別等凍害來了才著急。
”山東德州有個種糧大戶,連續三年用“天氣預報+農技指導”模式,凍害損失降了六成。現在問題來了,萬一錯過最佳預防時間,災后補救該怎么做?
是追施速效肥還是噴施生長調節劑?不同苗情處理方式不一樣。村里的微信群里炸開了鍋,大家都等著農技站給出具體方案。
其實各地農業部門早有準備,縣農業局的應急物資庫里堆滿了防凍劑和化肥。“大家趕緊去村部領技術手冊,里面有詳細的田管時間表。
”喇叭里又傳來新通知,老張拍了拍膝蓋站起來,眼里總算有了盼頭。倒春寒年年防,但每年情況都不同,種地就得跟著天氣變招兒。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關鍵時候多跑兩趟農技站,比啥都強。現在最該做的就是:明天天亮前檢查麥田墑情,該澆水的澆水,該噴藥的噴藥。拿不準的趕緊給鄉鎮農技員打電話,他們24小時在線指導。
至于補種的種子要不要提前準備,這得看接下來一周的天氣走勢。
但有一點錯不了,早行動一天,苗就多一分抗寒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