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北的天陰沉沉的。老農們盯著天氣預報直皺眉。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今年倒春寒來得晚。河北山東的小麥正拔節,最怕這低溫折騰。清晨地里飄白霜,麥苗葉子都蜷曲了。
村里王大爺凌晨三點就起來熏煙,說是祖上留下的法子。
他在麥田四周擺上枯枝,點火后用土蓋出煙,說是能增溫。
可年輕的張大哥不認同,覺得該噴防凍劑。
"老辦法管用不?萬一誤了農時咋辦?"村里議論開了。
農業站老李趕來時,田里正鬧"土洋之爭"。他蹲下扒開麥苗根,發現有些已經凍黃了。
"王大爺的熏煙法能提1-2℃,應急可以,但得配合補肥。
"老李掏出手機,翻出縣農業局發的技術指南。
葉面噴磷酸二氫鉀,根部追施腐殖酸肥,這是科學法子。
東北那邊更緊張,大豆播種剛鋪開就遇霜凍。
那邊的農戶早備好了地膜,趁晴好天趕緊覆蓋。南方的梅雨季提前了,湖南湖北的稻田積水嚴重。
老把式們忙著清溝渠,說"稻田不排水,收成要跳水"??涩F在不少合作社用起了電動抽水機,效率高多了。"傳統辦法是寶,但得跟上新東西。
"老李這話讓大家點頭。想起前年河南那場倒春寒,沒及時應對的地塊減產兩成。
現在縣農業局每天發兩次天氣預報,還帶農事建議。手機里的"智慧農業"小程序,能查實時土壤溫度。
但村里還有幾戶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全靠鄰里幫帶。這讓我想起,推廣新技術時得照顧到老一輩的習慣。比如把防凍劑使用方法編成順口溜,他們記得牢。
眼下最要緊的是,華北麥區得趕在升溫前完成補救。東北大豆田要盯著天氣預報,抓住無霜窗口期播種。
南方稻田排水要徹底,別讓積水泡壞了秧苗根。各地區的農技站都開了24小時熱線,有問題趕緊問。農資店這幾天忙壞了,地膜、肥料、防凍劑賣得快。
但提醒大家,買東西要認準正規渠道,別貪便宜買假貨。"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不等人啊。
看著地里忙碌的身影,真心希望這場倒春寒影響能小點。最后再嘮叨幾句:趕緊看看自家田里的苗啥情況。
拿不準的地方,明天一早就去村頭找農技員老李。
別拖延,現在動手補救,秋天收成全靠這關鍵幾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