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東北氣溫像坐蹺蹺板,白天二十度夜里直降零下,玉米剛出苗就遇上霜凍預警。老鄉們都知道,“春寒凍苗,秋收減產”,往年有沒及時護苗的,整塊地補播耽誤半個月農時。
凌晨三點霜最狠,葉子上結層白霜,太陽一曬苗就蔫,嫩莖稈凍軟了就再也挺不起來。
村東頭李大叔前年沒當回事,五畝地玉米苗凍死三成,后來補種趕上連雨天,秋收比別家晚了二十天。傳統法子是熏煙防霜,地頭堆點濕柴草,霜凍前兩小時點火,濃煙能把地溫抬高一兩度。但現在環保要求嚴,熏煙得提前跟村里報備,別到時候忙乎半天還違規,得不償失。
科學護苗有新招,提前澆遍防凍水,水比熱大,能幫地里保溫,凌晨低溫時苗根不容易受凍。地膜覆蓋最直接,小苗剛露頭就把地膜掏個小洞,讓苗鉆出來,周圍用土壓嚴實,像給小苗穿了件保暖衣。家里有噴壺的,傍晚噴點磷酸二氫鉀,葉子吸收后能增強抗凍性,這法子比老輩人燒草木灰見效更快。
有人覺得天氣預報不準,去年說有霜結果沒下,白忙活一場。可萬一真來了呢?
苗凍壞了可沒法補救。
我個人認為,手機里的氣象APP得天天看,特別是凌晨到日出前的時段,那是霜凍高發期。東北地塊大,護苗得全家齊上陣,男人負責運地膜,女人跟著補苗澆水,老人盯著天氣預報報信。
村里張大姐去年帶著全家連夜蓋地膜,一千多棵苗保住了,秋收時比鄰居家每畝多收二百斤。要是實在忙不過來,趕緊聯系鎮上的農機合作社,他們有專業的防霜設備,花錢買服務比苗死了強。
留個心眼,霜凍過后別立馬澆水,等中午氣溫回升,苗緩過來再澆,不然冷水一激苗更扛不住。現在地里的玉米苗剛冒出兩片子葉,正是最嫩的時候,這時候護好了,秋天棒子才能結得飽。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不等人,霜凍預警就是命令,該出手時別猶豫。您家地頭的柴草準備好了沒?
地膜是不是堆在倉房門口?
今晚睡前再檢查一遍,心里才踏實。有些老鄉覺得年年防霜年年沒事,可農業這事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多做點準備總沒錯。
明早天不亮就下地,趁露水沒干把防凍措施做完,等太陽出來,小苗挺挺括括的,看著就舒心。
最后說一句,護苗不只是防霜凍,之后的除草、追肥都得跟上,種地就是個精細活,一步跟不上步步難。您要是還有啥老輩傳下來的防霜土辦法,評論區分享分享,大家互相取取經,今年都有個好收成!
行動清單:今晚查氣象APP記準霜凍時間,明早六點前備好地膜、噴壺、肥料,叫上家人分地塊行動,完事后給農技站打個電話確認注意事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