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5月31日,比去年早20多天,老輩人說“早端午冷”。“四月端午涼颼颼,五月端午熱死?!保衲晁恪八脑露宋纭保靸嚎赡懿粺帷T鄯N地的最愁天氣反常,冷天耽誤莊稼長,雨天還怕鬧病害。
北方這時候玉米剛出苗,最怕倒春寒突襲,葉子凍黃就難緩苗。南方早稻正拔節,要是陰雨多,田里積水漚根,穗子都長不飽滿。
老人們常說“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這話現在還管用。前幾天東北有老鄉說,早上出門還得穿薄外套,地溫升得慢。咱傳統看天有辦法,比如看云識天氣,云低成塊兒,多半要下雨。
用草木灰撒地里,既能防潮又能補鉀,老輩人傳下來的土法子。
但光靠土辦法不夠,得結合天氣預報,現在手機上看天挺方便。
農技站說,低溫前給莊稼噴點磷酸二氫鉀,能增強抗寒力。大棚種植的鄉親,這陣子要勤通風,早晚記得蓋膜保溫。
南方地塊要挖深排水溝,別讓雨水積在壟溝里泡壞根。北方露地蔬菜該搭小拱棚,薄膜邊緣用土壓牢,防風又防霜。
有人覺得端午早,夏天來得晚,會不會影響秋收作物灌漿?
我個人認為,只要及時補肥調墑,跟著天氣節奏管田,收成錯不了。
去年河南有戶人家,靠看農諺加農技,冷天前給玉米補了肥,秋后照樣高產?,F在關鍵是別拖延,該儲備的物資趕緊備,種子、薄膜、肥料別缺貨。拿不準的地方,多問問村里的種地老手,或者打農技站電話。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但端午早了,播種時間得跟著天兒調。比如東北種大豆,地溫穩定在10℃以上再播,別貪早搶種。南方種棉花,遇到連陰天,得先曬種催芽,免得種子在地里爛掉。
這天氣變化快,咱種地人就得眼觀六路,手底下勤快點。老辦法是經驗,新法子是助力,兩者結合才是好把式。
眼下離端午還有幾天,正好趁著這功夫把田管措施落到位。等端午過了,天兒要是真轉熱,莊稼進入生長旺季,管起來更得用心?,F在該做的就三件事:查天氣預報、備防寒物資、給弱苗補肥。
趕緊行動起來,別等冷空氣來了才著急,田管早一步,收成多一成。種地靠天吃飯,但咱也能主動出招,把不利天氣的影響降到最低。
只要咱多操心、勤動手,跟著天時調農事,豐收總會有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