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永州5月20日電(張雄)眼下,正是早稻田間管理關鍵期。連日來,湖南永州市零陵區各地農戶搶抓農時,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防治病蟲害和施肥作業,護航早稻豐產豐收。
走進珠山鎮東湘橋村早稻基地,種糧大戶黃愛國正組織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裝藥、起飛、噴灑……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稻田勻速飛行,霧狀的農藥隨著氣流均勻地散落在綠油油的禾苗上。
無人機飛防作業。張雄 攝
“今年我種了400多畝早稻,用2臺無人機僅半天就完成了首輪飛防作業,效率高、成本低!”黃愛國介紹,一臺無人機2分鐘可完成一畝稻田的噴藥任務,日作業量達400余畝,是人工效率的數十倍。
“無人機還可以精準控制農藥噴灑量和范圍,避免農藥浪費和過度噴灑,農藥利用率可提高30%至40%,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實現稻谷品質與產量雙提高,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黃愛國說。
黃愛國不僅為自己的早稻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還組建農機合作社為珠山、黃田鋪、梳子鋪等鄉鎮農戶提供飛防、機耕、機插、機收等“十代”社會化服務。
“我們合作社有各類機械具165臺(套),其中有植保無人機12臺,今年已為農戶提供早稻飛防服務5萬余畝,預計全年可完成25萬畝。”自2017年成為一名新農人以來,黃愛國不斷引入現代化農機設備,帶領村民一起借助科技力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為確保植保無人機飛防成效,該區組織科技特派員走進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藥劑搭配、藥劑用量、飛行速度等技術指導服務,以科技力量保障糧食產量。
近年來,產糧大區零陵區大力推廣植保無人機作業,切實落實全程社會化服務飛防補貼和農機購機補貼,鼓勵引導種糧大戶購買和使用高效、綠色、智能農機裝備,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為全區糧食生產安全筑牢根基。
目前,該區共有植保機179臺,日作業能力7萬畝,全區28.5萬畝早稻近日就可完成首輪飛防田間管理任務。(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