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本該是莊稼拔節的好時候,可天公偏偏不做美。
北方多地像被火盆扣住,河南不少地方直逼40℃高溫。
陜西關中連續三天冒“熱浪”,玉米苗蔫巴巴地耷拉著葉。山東魯中魯南的漢子們扛著水管往地里跑,生怕莊稼被烤焦。內蒙古河北的大風卷著黃沙跑,剛露頭的小苗經不起這么折騰。
東北這邊氣溫像坐過山車,哈爾濱昨天還熱得穿短袖,今天就得套薄外套。黑龍江吉林的小到中雨來得急,帶點雷暴大風,地里的支架得趕緊加固。
南方卻像開了水龍頭,廣西南寧百色的雨能下個兩三天。廣州茂名的大暴雨砸下來,低洼地里的水都快漫過田埂了。云南文山紅河的山旮旯里,泥石流風險高得讓人睡不著覺。
長沙的天陰沉沉的,20℃的氣溫讓早稻抽穗都慢了半拍。
林芝和川西高原還飄著雪,高海拔的麥地得想想怎么保溫。
北方的高溫不是一兩天,19日到21日像坐電梯上上下下。河南陜西20日能稍涼快些,可21日又得熱回來。
京津冀過兩天也得加入“35℃俱樂部”,玉米播種得搶在涼快那會。南方的暴雨接力下,今天廣西廣東“泡湯”,明天輪到福建浙江。
湖南江西的稻田得趕緊挖排水溝,不然根系要泡爛了。老一輩種地靠看天,“鋤頭底下三分水”這話至今管用。山東大爺們用草木灰撒在地壟,說能給莊稼“降降火”。
但咱也得聽農技員的,高溫天給果園搭遮陽網挺管用。
南方的阿婆們習慣在田邊挖導流溝,現在加上抽水機更保險。就是不知道這天氣還要折騰多久,地里的莊稼可等不起。
我個人覺得,老辦法攢的是經驗,新法子靠的是科學,兩者都得用。去年河南老張沒防住干熱風,玉米減產了兩成,今年早早就備了葉面肥。
廣東老李的菜地去年被水淹,后來學了起壟栽培,損失少了一大半。現在最要緊的是別拖延,北方趕緊給莊稼補水,順帶著施點磷鉀肥。南方馬上清溝渠,把倒伏的植株扶一扶,該補苗的別耽誤。
村里的農技站這兩天最忙,有不懂的趕緊去問,別自己悶頭想。天氣預報天天看,手機短信響了就瞅瞅,別漏了重要預警。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咱莊稼人就得跟老天搶時間。
至于長期咋應對這種極端天,咱得慢慢琢磨,也盼著多來點扶持政策。眼下先把手頭的活干完,明天一早去地里轉轉,心里才踏實。記住了,不管高溫還是暴雨,早動手準備,收成就少受點損。
要是你有啥護田的好法子,也在評論區說說,咱互相支支招!
最后再叮囑一句,天氣再折騰,咱種地的勁兒不能松,辦法總比困難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