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當巨虧494億的地產巨頭遇上大股東四度“輸血”120億的強力馳援,萬科在債務重壓與經營困境下,能否抓住機遇突破困局?”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殷清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深鐵四次“輸血”,力挺萬科償債
2025 年的房地產市場,寒意未散,萬科的命運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心。短短數月,大股東深鐵集團四次 “輸血” 近 120 億,這場 “救急行動” 背后,是萬科深陷泥潭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源:萬科A公告
5月14日晚間,萬科一紙公告再次引發市場熱議。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擬向萬科提供 15.52 億元股東借款,用于償還公開市場發行債券的本金與利息。借款期限 36 個月,年化利率僅 2.34%,遠低于 LPR,這樣的 “優惠” 力度,足見深鐵的 “護犢” 心切。
事實上,這已是深鐵集團今年第 4 次公開借款支援萬科償債。2 月 10 日、21 日及 4 月 29 日,深鐵分別提供 28 億元、42 億元及 33 億元借款,累計金額高達 118.52 億元。深鐵集團持有萬科 27.18% 股權,作為第一大股東,如此頻繁且大手筆的支援,彰顯了深圳國資對萬科的托底決心。
債務壓頂,生死關頭的萬科
從債務數據來看,萬科正處于 “生死關頭”。2024 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虧損 494.8 億元,營收同比下滑 26.3% 至 3431.8 億元。截至 2024 年底,短期有息負債 1582.8 億元,而貨幣資金僅 881.6 億元,現金短債比低至 0.56,流動性危機一觸即發。凈負債率 80.6%,較去年初增長 25.9 個百分點,剔除預收房款的資產負債率為 68.5%,較去年初增長 3 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萬科A2024年年報
不過,在深鐵的助力下,萬科的公開債務目前均已如期兌付。境內債方面,今年一季度,萬科完成五筆公開債兌付,本金規模合計98.9億元。5月15日公告顯示,“20萬科04”也將于5月19日付息。境外債方面,5月12日,萬科償還一筆4.23億美元到期美元債。但債務壓力遠未解除,Wind數據顯示,萬科境內債務388.51億,一年以內到期的約278.57億元,占比71.8%,7月更將迎來62.63億元的兌付高峰。
經營困境,開發業務下滑難掩
經營層面,萬科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今年1-3月,營業收入379.9億元,同比下降38.3%。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228.0億元,同比下降51.1%;經營服務業務雖有增長,但難以彌補開發業務的下滑。銷售方面,一季度合同銷售面積254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349.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5.1%和39.8%,盡管銷售回款率超過100%,但多個項目的良好表現仍難以扭轉整體頹勢。
圖片來源:萬科A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萬科的 “第二曲線” 開始顯效。租賃住宅業務收入增長,泊寓新拓展房源 5213 間,新開業 4001 間;萬科物業新拓存量項目年化收入增長超 50%;物流業務出租率行業領先,冷鏈營收雙位數增長。然而,這些業務的規模目前還不足以對沖開發業務的下滑。
高層變動,深鐵主導新征程
辛杰接替郁亮擔任董事會主席
一季度,萬科高層的變動同樣引人注目。深鐵集團董事長辛杰接替郁亮擔任董事會主席,原CEO祝九勝離職,10名深圳國資體系人員加入核心管理層。這一系列變動,標志著萬科進入深鐵主導時代,“職業經理人文化”向國資體系的穩健邏輯轉變。
圖片來源:萬科A公告
4月28日,深鐵置業與萬科泊寓簽署租賃運營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住房租賃領域的融合進一步深化。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合作有助于深鐵資產的良性循環,也能推動萬科長租公寓業務發展。
(注意:文中數據主要來源于公司公告,文中部分觀點源于界面新聞等權威媒體。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尾聲:
“ 深鐵的四次“輸血”,是信任也是期待,為萬科贏得了喘息之機。但擺在萬科面前的,是高懸的債務達摩克利斯之劍、亟待改善的經營困局,以及新管理層的磨合挑戰。這場關乎生死的償債之戰,萬科能否交出令市場滿意的答卷,一切還需時間驗證。”
# #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消息”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