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平 袁仁高
閱讀提示
今天是5月20日,一個表達愛的日子。班組人也在這一天用另一種方式詮釋著“愛”的含義——那是對崗位的堅守,對事業的執著,對責任的擔當……
“從小愛拆玩具,長大后搗鼓機器,這運維班長的活兒,簡直像是為我量身定制的。”江西豐礦集團天壕新能源公司運維一班班長吳飛談起崗位時,眼里閃著光。44歲的他已扎根運維一線近十年,這份“拆拆裝裝”的熱愛,早已化作他骨子里的本能。
吳飛對設備的敏感,源于兒時的“職業啟蒙”。那時他總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再拼回原樣。父母笑他“敗家”,他卻樂在其中。如今,面對復雜的汽輪機組,他仍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心——入職不到一年,他已能獨立處理突發故障,監盤時數據稍有異常,他總能比旁人反應快半拍。同事常打趣:“吳班長這耳朵,怕是裝著雷達呢!”
2024年4月29日的雷暴夜,讓所有人見識了這份“雷達”的威力。強對流天氣突襲,監控室瞬間漆黑,設備參數全線失聯。吳飛一把抓起對講機,聲音穿透雨幕:“黃洲去熱井測水位!付煜杰去盯緊輔機軸承溫度!”他邊喊邊沖向配電室,雨水順著安全帽檐直往下淌。黑暗中,他僅憑手電筒光斑,就摸到了備用電源開關。當應急照明燈亮起的剎那,他已翻開圖紙,開始排查故障鏈。那夜,機組在驚險中平穩停運,電源恢復后,他又帶頭沖進汽機房,搶在暴雨加劇前重啟發電機。次日晨會,班組同事都感嘆:“多虧你反應快,不然這損失可不止百萬元。”
吳飛對工作的“較真”,藏在細節里。今年5月份,他發現汽封加熱器凝結水回收率低,便一頭扎進流程圖,反復推演后提出優化方案。起初有人嘀咕:“這點水能省幾個錢?”可方案落地后,年節水超千噸的數據讓質疑聲戛然而止。2024年前5個月,他接連拋出3條“金點子”:蒸汽管道加裝擴容收集器,堵住了疏水互串的漏洞;給高空調節閥裝上電動裝置,讓雷雨天的檢修從“登高冒險”變成“地面操作”;為對講機配上降噪耳機,讓發電機轟鳴聲不再淹沒指令。此后,3條建議全部落地實施,一線員工直呼“解渴”。
“熱愛是藏不住的。”吳飛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對他而言,運維崗位不是謀生手段,而是值得傾注一生全情投入的“玩具”。正如他常對徒弟說的:“機器不會騙人,你用心待它,它就用穩定運行回饋你。”正是這份純粹的熱愛,讓他在平凡崗位上,成為別人眼中的“傳奇”。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