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后,深圳蛇類外出活動頻繁。近期以來,有居民家中驚現白蛇,有居民發現自家車底盤爬進了眼鏡蛇,還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散步時與眼鏡蛇“不期而遇”。記者從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了解到,5月以來,深圳消防16天共接到蛇擾民相關警情232宗,深圳市急救中心半個月內也接到蛇咬傷報警8宗。
據了解,深圳每年4-11月是蛇咬高發期,深圳有哪些種類的蛇?哪些有毒、哪些無毒?爬山、郊游如何避蛇?被蛇咬傷了怎么辦?對此,記者準備了“防蛇寶典”,讓大家能安心享受自然。
超長眼鏡蛇在車里“躲貓貓”被快速抓捕
5月11日15時10分許,深圳消防119指揮中心接報,龍華區大浪街道一小區停車場內有蛇鉆進車內。接警后龍華區大浪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動1輛消防車、6名消防員到場處置。
▲消防員在車上抓到眼鏡蛇。
經了解,報警人在路過車庫時發現一條手腕粗細的蛇趴在車輛引擎蓋上,由于不知道是否有毒所以不敢盲目處置,遂報警求助。消防員到達現場時并未在車身表面發現蛇的蹤跡,隨后消防員對車廂內部、發動機艙等部位進行了排查,仍未發現有蛇。出于安全考慮,消防員與車主將車輛轉移至小區附近汽修店內,使用內窺鏡頭對車輛內部進行細致排查,最終在輪胎擋泥板上蓋的縫隙處發現了躲藏其中的眼鏡蛇,消防員立即使用捕蛇夾進行處置。
該眼鏡蛇長度約有1.3米,將其從車輛內部拽出時蛇信子不斷吐出,蛇身弓起隨時準備攻擊,消防員小心地將眼鏡蛇放進捕蛇袋內,到陽臺山未對外開放的深山區內進行放生。
“不速之客”進場,消防擒蛇解民憂
5月12日20時24分,深圳市鹽田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鹽田區鹽田街道北山道150號鹽田北綜合停車場3樓有蛇,請求協助處置。接警后,指揮中心調集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處置。
▲鹽田消防救援大隊在停車場抓到蛇。
據報警人介紹,蛇最初在過道中出現,巡邏工作人員發現后用燈光照射,受驚的蛇迅速逃竄,蹤跡不明。了解情況后,現場指揮員快速制訂搜索計劃,選派兩名經驗豐富的消防救援人員,穿戴好防護裝備,對過道及下水道周邊區域展開地毯式排查。經細致搜尋,在下水道盡頭發現蛇的蹤跡。兩名救援人員默契協作,利用捕蛇夾分別精準控制蛇頭與蛇尾,成功將其制服并裝入捕蛇籠,隨后,救援人員驅車前往山地將其放生。后經辨別,該蛇為無毒的水律蛇。
一住宅小區出現寵物蛇,消防現場抓獲
近日,福田消防在一住宅巡查時,發現一戶住宅的廚房窗戶邊有一條白蛇,為避免發生傷人,利用捕蛇器將白蛇捕獲,經初步判斷,是條“離家出走”的寵物“玉米蛇”。
據了解,這次出現在市民家廚房里的是一條通體雪白的小蛇,目前消防員將它帶回消防救援站,同時通知物業小區尋找白蛇的主人,消防員表示若超期無人認領白蛇將被送往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福田消防救援大隊、福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彭江告訴記者,養蛇是一些人的愛好,但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防止它們出逃。如今蛇類活動頻繁,大家外出時也要多留意周邊環境,若跟它們不期而遇,也不要慌張,要正確應對。
深圳約有40種蛇,用顏色判斷有無毒不靠譜
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深圳地處廣東省南部,年平均溫度22.3℃。隨著深圳城市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城市綠地和周邊山林、自然保護地間逐漸形成了生態廊道,野生動物逐漸回歸到城市的周邊,也與人們的生活空間形成了一定的重疊范圍。深圳的蛇類約有40種,其中毒蛇有14種,竹葉青、金環蛇、銀環蛇、紫沙蛇、眼鏡蛇甚至眼鏡王蛇都在其中。梧桐山、七娘山是市民與蛇“偶遇”次數較多的地點,山林里、建在山邊的房屋、茂密的草叢,甚至道路的綠化帶,都是蛇經常棲息的地方。
▲白唇竹葉青蛇。
▲銀環蛇。
▲舟山眼鏡蛇。
從分類學上來看,毒蛇來自不同科、屬、種,個體差異很大,非專業人士無法掌握一眼就能準確識別出無毒蛇和有毒蛇的方法。毒蛇按照毒牙形態類型基本可以分為管牙和溝牙兩大類,管牙類和前溝牙類毒蛇的毒牙都與毒腺相連,而毒腺在毒蛇頭部兩側各一條,所以頰部就形成了兩個突起,這讓它們的頭部看起來是倒三角形的,這個特征非常的明顯,所以普通市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分辨大部分的毒蛇。
至于坊間“傳說”的,可以用蛇身上的花紋和顏色來判斷有無毒性的方法,是不準確的。比如翠青蛇跟竹葉青蛇同樣顏色鮮艷,但它是無毒蛇,再比如王錦蛇又粗壯,身上花紋又比較鮮艷漂亮,但它同樣是無毒蛇,而蝰蛇科下的蛇類體色都很暗淡,但卻是劇毒的蛇類。因此,用顏色來判斷蛇有沒有毒是最不靠譜的。
此外,毒蛇因為種類不同,活動時間也不同。金環蛇、銀環蛇、烙鐵頭以晚上活動為主,竹葉青白天、晚上都會出來活動,而眼鏡蛇和眼鏡王蛇以白天為主,夜晚一般不出來的。一般情況下,毒蛇出沒的高峰期一是從黃昏到次日清晨,另外則是在下雨前后。這些時段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是毒蛇捕食的高峰時段,而清晨和黃昏又是市民鍛煉身體和飯后散步的高峰時段,因此成了人與蛇遭遇的高危時段。
一旦被毒蛇咬傷要及時就近就醫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從毒蛇的活動規律來看,一般在傍晚和凌晨時分出來活動。毒蛇咬人時,蛇毒液會直接注入被咬人的傷口里,進入血液循環,從而擴散至全身。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呼吸麻痹、心臟衰竭,甚至死亡。如果不慎被蛇咬傷,最有效的處理措施是盡快到醫院進行規范化的治療。目前,深圳120急救網絡內有抗蛇毒血清或血凝酶的醫院共有11家,入院后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在此之前,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反復用清水沖洗傷口,以減少傷口殘留的蛇毒;密切觀察被毒蛇咬傷患者的神志、呼吸等;記住蛇的外形特征,或用手機拍下毒蛇照片,以便醫生判斷致傷蛇種、精準用藥,如果確認不了致傷蛇種也沒關系,醫生會根據臨床中毒特征做出診斷和用藥;現場僅做非創傷性急救,且不應延誤送醫時間,即“不傷害、不延誤”;抗蛇毒血清啟用時間的早晚與預后直接相關,建議盡早撥打120急救電話,若自行送醫,建議采用合適的交通工具運送,避免受傷者運動。
深圳市急救中心提醒,急救措施千萬條,不如預防這一條。首先,野外活動時候,要穿長衣長褲,高幫鞋子,把褲腳綁緊,不要有皮膚裸露。其次,進入林區還要戴帽子,防止掛在樹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第三,盡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如果非要穿過草叢,可以拿一個小木棍,采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第四,準備一支硫磺軟膏,涂抹在腳部和小腿上,因為大多數蛇害怕硫磺和雄黃的味道。此外,對于喜歡戶外活動的人可購置備用藥,如季德勝蛇藥片。
消防救援部門也提醒,近期各種蛇類出沒頻繁,一旦在家中或者車內發現蛇的蹤影應立刻關好門窗并立刻撤離,避免被咬中毒受傷及防止蛇逃竄,在安全區域撥打119報警電話求助。 在戶外活動時提高警惕,一旦遇到蛇,遵循“不攻擊、不捕捉、不驅趕”的原則,等待其自行離開。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羅明/文 受訪單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