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
編者的話
上期《教育周刊》為我省高三考生介紹了語文、數學和英語等6門學科的備考沖刺技巧,本期《教育周刊》繼續邀請海南省高中名師對物理、化學、生物3門學科的復習備考支招。
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三學生在復習備考。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韋茂金 攝
物理
主攻高頻考點突破薄弱環節
“預計今年高考物理試題結構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包括8道單項選擇題、5道多項選擇題、3道實驗題和3道計算題。”海南省農墾中學高三物理備課組長胥龍軍表示。
胥龍軍表示,“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考試主要考查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其中,必備知識涵蓋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5個關鍵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模型建構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沖刺復習階段,胥龍軍建議廣大考生不要盲目大量刷題,每周可抽出2節課的時間來深度思考,進行知識內化,主攻高頻基礎考點和薄弱模塊,做到“常考的知識點一定要掌握,重點模型重點練習”。
此外,建議考生每周訓練近5年的高考真題和模擬題,限時練習,保持答題“手感”,了解高考考什么,提高備考信心和應試能力。
“不同類型的考生應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復習備考。”胥龍軍說,審題不細心、容易出現計算錯誤的考生,審題時應用筆做好標記,注意字母角標的規范運用;不熟悉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考生應回歸課本,掌握基礎知識,熟記核心考點;對高難考點感到頭疼的考生,可以進行專項練習,不斷提高學科思維能力,重點聚焦磁場和復合場、多次碰撞和多過程問題等知識點。
胥龍軍表示,考生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合理分配答題時間。解答計算題時,要注意答題規范,必須寫出與題目相關的原始公式。
化學
復盤錯題查漏補缺
結合20余年教學經驗,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黃海波分析,近幾年海南高考化學的題型結構相對穩定,預計今年高考的題型、分值變化不大。基礎題和中等難度的題目占比約80%,建議考生多關注反常規題型。
“以去年高考為例,不少考生就被與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相關的試題難住了。”黃海波說,這類反常規題型說明高考除了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及關鍵能力,如獨立思考、分析問題、邏輯推理、信息獲取與加工等能力。
針對化學科目的復習備考,黃海波建議考生從日常訓練、心態調整、作息管理等方面做好規劃。
“回歸教材是關鍵,考生要抓好細節,構建體系,掌握每一個知識線索與要點。”黃海波說,如果有模糊不清的學習內容,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請教。在最后沖刺階段,除了適量保持成套試卷的訓練外,考生們還可以適當進行選擇題或大題練習,重點關注解題思路、答題規范等,保持做題“手感”。
同時,要時常“回頭看”,復盤錯題查漏補缺。黃海波表示,考生們要依據歷次模擬考試的答題情況進行“自我診斷”,找出答題錯誤的原因,再有針對性地回看教材及試題,或進行專項練習突破。此外,要提高規范答題能力,尤其要規范使用化學用語、符號表征等。
“高考試題基本按照從易到難的規則進行設計,無論是平時復習還是在考場上,建議考生們盡量按照順序答題。”黃海波提醒,如果在考場上遇到難題也無須慌張,可以先“知難而退”,將基礎題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完后再爭取突破難題。
生物
切忌盲目刷題掌握審題技巧
“近年來,生物學科的高考命題突出對學生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包括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語言組織與表達等方面能力。”海口市第一中學高中生物教研組副組長程海鵬介紹。
從題型和分值分布來看,預計今年高考生物試題與往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依舊由15道選擇題和5道大題組成。選擇題每道3分,共45分;每道大題分值為11分—15分,共55分。
針對生物學科的復習備考,程海鵬表示,不少學生盲目認為多做題就能提高分數,這種認識誤區需要糾正。平時做題的目的是檢驗學習成果,不斷鞏固知識,以及保持考試做題的“手感”。如果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考生就無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一味埋頭做題或將適得其反,不僅無法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還容易陷入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僵局。
“對此,考生要重新梳理課本,夯實基礎。”程海鵬說,在此基礎上再做題,才是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
程海鵬認為,考生在考場上拿到試題后,不要急于下筆,應該先仔細審查題目,理順題干脈絡,從中尋找答題的關鍵信息,嚴格按照題目要求答題。審題能力應在平常的訓練中不斷提升,只有將平時做的每道題目都理解透徹,到了考場上才有可能隨機應變。
此外,考生在答題時,還要注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以氧氣含量變化為例,很多考生往往只考慮到氧氣釋放會導致氧氣含量變化,卻忽略了氧氣來源也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要學會從來源和去向兩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程海鵬說。
教育周刊 | 高考倒計時,這份沖刺寶典請收好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琬茜
語文
關注時事靶向訓練
“語文學習沒有捷徑,但備考策略可以優化。”海南中學高三語文組高級教師洪艷祺建議,廣大考生備考時應重點提高思維的嚴密性和表達的準確性,切勿機械訓練答題套路。
洪艷祺認為,和去年相比,預計今年的高考語文題型、分值分布等總體保持穩定。從考查趨勢和重點來看,“新高考”更加強調立德樹人,試題材料更注重弘揚正能量,凸顯傳統文化色彩。
從近兩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分析,高考語文命題重點考查學生用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反套路”等特點愈加明顯。同時,許多試題答案體現開放性。對此,洪艷祺建議考生注意試題語境和重視思維訓練,關注時事熱點,學會獨立思考和表達個人觀點。
在最后沖刺階段,考生應回歸課本找“樣本”,夯實基礎知識。例如,文言文重點篇目要熟練掌握,古詩文默寫應確保無錯漏,文學類文本閱讀要注意重讀教材經典篇目。其次,以真題為本,為題型“建模”。備考期間,考生可每天限時完成一套近3年的高考真題,建立題型思維導圖,整理錯題本,標注錯誤類型,按模塊拆分練習。
針對薄弱環節,考生可以根據失分點進行靶向訓練,分層突破。例如,強化現代文閱讀訓練,信息類文本注重勾畫出邏輯鏈,文學類文本應建立“內容、手法、主旨層”的“三維解讀模型”;注重古詩文學習,熟讀名家鑒賞篇目、整理文化常識高頻考點等。
在作文備考中,洪艷祺建議廣大考生及時更新作文素材庫,多讀時評類文章,熟練掌握因果鏈分析、三段論等基本論證方法。
“在考場上,考生如果遇到陌生題型,不要慌張,可以先拆解題干關鍵詞,聯想教材相似考點,再逐一攻破。”洪艷祺說,保持“每分必爭”的清醒,爭取做到“每分不丟”的細致,方能穩扎穩打勝券在握。
數學
回歸教材注重答題規范
作為具有多年高考命題研究經驗的資深教師,海口市第一中學數學特級教師陳文彩表示,和去年相比,預計今年高考數學的題型和分值總體變化不大,主要考查學生對高中數學的核心技能的掌握情況,包括閱讀、作圖、運算、推理和表達等。
陳文彩建議考生在沖刺階段要重視教材、重做真題。首先,要“吃透”教材上的典型例題與練習題,這是高考與教材最直接的聯系;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章末的“知識結構、回顧思考”內容,整合主干知識,完善專題體系,形成學科思想;第三,重做近幾年的高考真題。
“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陳文彩認為,考生在答題過程中,應重視細節、規范書寫。建議考生規范答題步驟,盡量不要減少答題步驟,同時注意規范數學符號的書寫。在考場上拿到試題后,不必急于答題,可以先認真閱讀考試題目,看清題目的已知條件再下手。對于難題,可以先擬定解題方案,多用數學通解通法答題。
陳文彩認為,“新高考”實施以來,數學學科的考查變化相對較大,改變了以往以某幾個知識點、知識模塊壓軸的特點。建議廣大考生在最后沖刺階段,切實回歸教材,切忌盲目刷題。
“回歸教材并不是簡單地閱讀教材,而是要從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回歸學科本質,包括對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對數學特有思維方式的領悟等。”陳文彩表示。
英語
循序漸進做好時間分配
海南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李玥表示,海南實施“新高考”以來,高考英語的題型和分值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主要考查廣大考生的理解細節能力、總結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高考英語分值為聽力30分、閱讀理解50分、完形填空15分、語法填空15分以及書面表達40分。
在備考策略上,李玥建議考生要及時回歸教材,完善鞏固知識體系,尤其是對核心詞匯、核心句法及語篇知識的復習,確保基礎知識不丟分。同時,不要一味練習難題、偏題,而是要回歸歷年高考真題,提升關鍵能力,有針對性地解題。
針對英語聽力,李玥表示,保持練習頻率是關鍵,提高練習質量是重點。在聽力訓練過程中,盡量以近幾年的高考聽力真題為主,還可以選取與高考真題難度等同的模擬題,及時做好錯題分析,針對薄弱環節強化練習。
“高考英語試題量較大,考生要注意做好答題時間分配,掌握考試節奏,對每個題型的答題時間做到心中有數,懂得取舍。”李玥表示。
在日常訓練中,考生要認真參加模擬考試,嚴格按照高考時間模擬訓練,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不要陷入題海戰術。此外,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規范答題,書寫工整,保持卷面整潔,提高卷面和書寫的印象分。
李玥特別提醒,廣大考生務必要嚴格遵守考試時間,提前抵達考點。
政治
查漏補缺理論結合實際
“今年高考政治的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兩種題型。材料分析題中,辨析題和開放性試題是常規固定題型,往年多以定向模塊考查為主。但去年開始出現跨模塊考查,預計今年可能延續這一趨勢。”海南省農墾中學德育處副主任、政治教師劉紅祿分析。
眼下,距離高考已不足一個月。劉紅祿建議,沖刺復習階段首先要回歸教材,既要從眾多復習材料回到課本中,又要從課本中“走出來”;其次是查漏補缺,以專題方式梳理教材重要知識體系,梳理易混點、易錯點;第三是反思錯題,梳理模擬考試和平時練習中的錯題,總結分析錯誤原因。
“此外,建議廣大考生針對高考題型特點進行‘思維建模’,梳理年度時政熱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與實際聯系理論相統一。”劉紅祿說。
針對不同考試題型,答題技巧也有所不同。例如,選擇題方面,解答文字材料選擇題要辨明材料中心思想和命題意圖,漫畫選擇題或古詩文引文題要讀懂其表意和寓意,圖表類選擇題要讀懂標題、表項、表注等;辨析題方面,關鍵在于厘清和找全辯點,再按照辯點進行分析;開放題方面,可以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模式來構思答題,將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相結合。材料分析題要善于分析材料,給材料分層次,歸納中心意思,抓取材料關鍵詞句,與教材理論知識建立聯系。
針對復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純靠死記硬背”等學習誤區,劉紅祿建議廣大考生,要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注重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規范使用政治學科術語,答題時要書寫工整。同時,要合理安排備考時間,保證充足睡眠,可以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
“背多分”不可取
對于高考歷史學科的復習,很多學生總是持有“背多分”的觀點,認為只要認真“背背背”就能拿高分。對此,海南中學高三歷史教師李凱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分析,高考歷史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考查,僅靠死記硬背很難取得高分。考生要學會活學活用、舉一反三,不斷提升獨立思考、綜合分析應用的能力。
目前,距離高考不足一個月,廣大考生應如何高效復習備考?李凱建議,要善用時間,敢于“做減法”,具體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鞏固基礎,抓好主干。建議考生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節點切割時空軸,以點切線,以線帶面,從不同歷史視角劃定各類時空線,將它們橫向聯系為一個主干體系。
二是提升能力,精準復習。既不能陷入題海戰術,也不能忽視刷題。建議考生“小題多做、大題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主攻歷年高考真題,注重限時訓練,及時復盤反思。
三是認識自己,敢于舍棄。建議考生將高三考試試卷裝訂成冊,查找錯題,再根據常錯題目對標知識主干,加強薄弱環節練習,鞏固提升優勢部分。實在無法攻克的難題,可以先放一放,集中火力尋求更大的提升空間。
在答題方面,李凱建議廣大考生要注重書寫規范,不僅是字形本身,還包括書寫布局。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表述規范,通過專業化語言展現考生的思維結構和邏輯認識。
“在沖刺階段,考生應保持備考節奏,專注自身,不盲目與他人攀比。相信每位考生都能盡己所能,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李凱說。
地理
認真審題找準“題眼”
高考地理知識關聯性緊密,跨學科特點明顯。考生應該如何復習備考?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地理題型和分值是否有新變化?
海南華僑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陳慧敏介紹,今年高考地理題型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類題型。其中,客觀題有15道,共45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地理概念、原理的掌握情況和圖表判讀等能力;主觀題有4道,共55分,主要考查案例分析、過程推理和實踐應用能力。
“主觀題分值較大,考生應學會分配做題時間,避免出現沒有足夠時間細審最后一道主觀題的情況。”陳慧敏提醒。
在高考沖刺階段,陳慧敏建議廣大考生重點回歸教材,構建知識網絡,突破薄弱環節。
陳慧敏表示,通過前一輪地毯式復習,大多數學生已基本完成地理基礎知識的積累。但是,要將龐雜的知識體系化,需要考生們在最后沖刺階段及時回歸教材,熟讀教材,將繁雜知識點進行宏觀重組整合,通過梳理專題各核心要點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體系。同時,還要注重將高考真題訓練和限時訓練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借助高考真題,熟悉考試題型及命題風格,歸納出不同題型的答題思路;另一方面,通過限時訓練,有助于規劃答題時間,保持答題手感,提升準確率。
“審題是第一要務。”陳慧敏提醒考生,答題前一定要認真審題,弄清楚材料講什么、題目問什么,再結合材料答題;要用地理專業術語規范答題,避免口語化答題。
此外,針對地理學科文理兼備、內容涉及面廣等特點,陳慧敏表示,高考試題材料涉獵廣泛,建議考生細挖圖文材料,在試題材料中尋找答案。
來源:海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