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管理局認識到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及其與文化和土地的持續聯系。我們承認原住民是世界上最古老活文化的傳統所有者、守護者和知識傳承者,并向他們的長者致以敬意。
澳大利亞經濟的每個部門都必須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轉型中發揮作用。最支持這一轉型的路徑要求澳大利亞加快成熟低排放技術的應用,同時迅速開發新興技術。政府——與企業、社區和家庭合作——需要規劃并采取行動,克服障礙,抓住機遇,確保澳大利亞的轉型快速、有序且公正。
應澳大利亞議會的要求,氣候變化管理局確定了六個部門——電力和能源、交通、工業和廢物、農業和土地、資源以及建成環境——中支持澳大利亞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最佳技術轉型和減排路徑。
管理局識別了通過部署現有和未來技術可實現的減排范圍,并分析了每個部門的相關障礙、機遇和促進因素。在確定每個部門可能的技術和減排路徑時,管理局利用了整體經濟和部門模型提供“自上而下”的視角,并進行了“自下而上”的分析以補充模型,參考了來自研究、分析和廣泛咨詢的各種輸入。編譯 陳講運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為當局進行的建模研究考察了多個情景,本報告中介紹了其中兩種。“A50/G2”情景與澳大利亞實現當前減排目標相一致——即到2030年比2005年水平減少43%,到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前提是全球變暖不超過2°C。而“A40/G1.5”情景則體現了更高的雄心和更快的減排速度,假設全球變暖限制在1.5°C以內且沒有或僅有輕微超調,澳大利亞將在204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 編譯 陳講運
現在利用現有技術減少排放,比等待并希望更大的突破能完成所有工作要高效得多。等待新的、更好的、更便宜的技術,無異于選擇繼續排放。
等待意味著溫室氣體將繼續在大氣中累積,捕獲更多熱量,導致已經感受到的影響加劇。加快減排行動可以創造學習和改進的良性循環,從而迅速降低成本,正如可再生能源技術部署所經歷的一樣(Way等,2022)。最明智的做法是盡快盡可能多地停止排放溫室氣體。等待將是一個錯誤。
向凈零排放的轉變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問題。
它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關于使用哪些技術、何時以及如何使用的操作和行為選擇。這包括采用新的商業模式和循環經濟原則,改變交通方式,以及對消費的數量和種類做出不同的選擇。
為了本報告的目的,權威機構定義“行業路徑”為:每個行業中潛在的技術和運營變化的集合,這些變化綜合起來可能在2050年前實現澳大利亞凈零排放。為簡化起見,技術、運營變化以及其他類型的減排活動和機會在此報告中統稱為“技術”。
掃碼或加微583769685索取報告全文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多來源于公開媒體內容,整理、翻譯、編輯而成,僅供讀者參考。文中的觀點和內容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對讀者不構成任何項目建議或承諾!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加微583769685聯系,將及時處理。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