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結石的人,一定忘不了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有人形容它像"刀子在肚子里攪",有人疼到直不起腰,甚至嘔吐、冒冷汗。雖然結石的形成原因復雜,但飲食是關鍵因素之一。很多人不知道,體內一種常見的礦物質——鎂元素,竟是預防結石的"隱形衛士"!
結石是怎么來的?鈣的"鍋",鎂來背?
結石中約80%是草酸鈣結石,它的形成離不開兩個關鍵角色:鈣和草酸。當兩者在尿液中結合,就容易形成結晶,逐漸堆積成結石。很多人誤以為"鈣吃多了會結石",其實真正的問題在于鈣代謝失衡和草酸過多。
而鎂元素的作用,恰恰是調節鈣的代謝,并阻止草酸鈣的形成。鎂就像一位"和事佬",它能與草酸結合,形成可溶性物質草酸鎂,減少草酸與鈣的結合機會,從而降低結石風險。研究表明,缺鎂的人群,結石發病率更高。
鎂的三大防石機制
對抗草酸:鎂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減少草酸的吸收;在尿液中,它又能搶先與草酸"綁定",避免草酸鈣沉淀。
調節鈣代謝:鎂能促進鈣的合理利用,避免鈣沉積在錯誤的地方(如腎臟或尿道)。
緩解尿液酸化:高酸性尿液易形成結石,而鎂能幫助維持尿液酸堿平衡。
為什么現代人容易缺鎂?
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但現代飲食卻讓它"供不應求":
精加工食品:谷物去殼、糖類精煉會流失大量鎂。
高磷飲食:碳酸飲料、加工食品中的磷酸鹽會干擾鎂吸收。
壓力與藥物:長期壓力、利尿藥等會加速鎂的排泄。
如何補鎂防結石?
日常飲食中,富含鎂的食物包括:
綠葉蔬菜:菠菜、莧菜、羽衣甘藍(草酸高的蔬菜建議焯水)。
堅果種子:全谷物:糙米、燕麥、蕎麥。
豆類:黑豆、鷹嘴豆。
注意:腎功能不全者需遵醫囑補鎂,過量可能引發腹瀉或心律問題。
小結:防石需"鎂"力
結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長期飲食失衡才是幕后推手。鎂元素雖不起眼,卻是預防結石的關鍵營養素。與其等疼痛發作再治療,不如從現在開始,多吃天然富鎂食物,給腎臟多一層保護!
提醒:已有結石病史者,建議定期檢查尿液成分,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必要時補充鎂劑。健康無小事,防患于未然才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