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度來說,在戰場吃了敗仗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地緣政治上陷入困境。
前段時間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交火,印度主動挑釁發起襲擊,本想一舉震懾巴基斯坦,可沒想到吃了個啞巴虧。
印度在戰場上沒打贏,丟了面子被國際恥笑不說,中國趁此機會訪問尼泊爾,給了印度一記意想不到的重擊。
印巴停火期間,印度在國內大肆宣傳自己的“勝利”,在印媒的連番轟炸下,竟把假的吹成了真的。
印度政府決定,在5月13日到23日期間,在印度全國范圍內舉行為期十天的勝利宣講活動,包括大型公眾集會、升旗儀式等活動,旨在激發印度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愛國熱情。
光是忽悠本國民眾還不算完,5月13日,印度國防情報局局長在召開的簡報會上,向來自70個國家的外交官通報了印度這次稱為“朱砂行動”的勝利成果。
印度民眾處在印度政府及媒體的全方位蒙騙中,不知道真相很正常,可世界其他國家,對這場印巴交火的過程是親眼見證了,巴基斯坦擊落了印度戰機。
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甚至印度還吃了虧,不然以印度政府的秉性,是斷然不會輕易同意與巴基斯坦立即停火的。
印度還在國內塑造自己“勝利者”的形象時,中國一次外訪尼泊爾,打了印度一個措手不及。
應尼泊爾聯邦議會的邀請,5月14日至17日,中國派出高級代表團訪問尼泊爾,與尼泊爾總理、眾議院議長等人員進行了會見。
中方代表與尼泊爾的這次會談中,尼泊爾表示,“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從事反華活動”,這話是說給誰聽的呢?
尼泊爾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除了北鄰中國外,其他三面都與印度接壤,是夾在中印之間的小國。
從地形上說,尼泊爾雖與中國接壤,但山高路遠,交流困難,在過去很長時間內,尼泊爾在經濟、政治、外交方面都受到印度的影響。
尼泊爾一旦與印度發生不和,就會遭到印度的制裁,尤其是印度毫不掩飾的大國野心,在南亞周邊小國中,過足了霸權的癮。
印度關起門來當“老大”,欺負南亞小國的“好日子”,逐漸一去不復返了。尼泊爾仰人鼻息,對印度早已百般不滿。
隨著21世紀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對外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有了中國伸出的援手,尼泊爾的天終于晴了。
當下印度在與巴基斯坦的交鋒中吃了虧,讓世人看到了印度的外強中干。
尼泊爾趁此機會與中國加深合作,還放出話來,不允許印度利用尼泊爾從事反華活動,正戳中了印度的軟肋。
印度最擔心什么?怕的就是它在南亞這“一畝三分地”里當不了老大。
當今世界,每個大國都有自己默認的勢力范圍,不容他國染指。正如我們對于東亞周邊的局勢,絕不容許出亂子。
印度也是這樣想的,將整個南亞劃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可關鍵是,印度幾十年來在南亞的胡作非為,早就惹得南亞諸國怨聲載道。
如尼泊爾、馬爾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無不視印度為威脅,轉而與中國交好。
一旦印度陷入虛弱,它當即會受到自己“霸權夢”的反噬,陷入周邊國家的包圍圈之中,甚至其內部的分裂勢力也在蠢蠢欲動。
可以說,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自己的最大威脅,是愚蠢的,它真正的危機是自己的傲慢。印度如今將它周邊的地緣政治玩成零和博弈,打著“我最強,都得聽我的話”的策略,一步步把鄰國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當今世界,最會搞霸權、搞了幾十年霸權的美國,都開始玩不轉這一套策略,陷入四面楚歌的焦灼局面,更不用說照著美國學的印度。
而像美國、以及它的學生印度這樣懷揣“霸權夢”的國家,它們的政治行為往往頗有相似之處。這樣的國家,時時刻刻都需要一個外部的對手,即使沒有,也要憑空捏造一個出來。
中國就成為了美國、印度眼中最好的假想敵。
美、印這樣做的原因,正如列寧導師在評價沙俄時所指出的,“凡是靠刺刀才能維持的政府,凡是不得不經常壓制或遏止人民憤怒的政府,都早就懂得一個真理:人民的不滿是無法消除的,必須設法把這種對政府的不滿移到別人身上去。”
顯然,印度就是這樣做的,用對外的戰爭,來轉移本國民眾對現狀的不滿,激發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愛國情緒,這才是印度之所以要對巴基斯坦動手、要對中國敵視的真正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印度在這次印巴交火上失利了,可它的目的卻達到了,莫迪又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好一個莫迪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