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我家10年沒讓她花一分錢,她小兒子換房她拿了20萬,我買房她說沒錢
老話說“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可誰能想到,我掏心掏肺養了十年的婆婆,臨了卻成了扎在我心口的一根刺。
那天翻到她藏在樟木箱底的存折,20萬的數字像把燒紅的烙鐵,燙得我眼淚直往下掉
上個月我們求她幫襯買房時,她還摸著干癟的錢包,說自己連棺材本都沒剩下。
我叫蘇晚晴,今年37歲,和丈夫周明遠在老城區開了家包子鋪。
明遠是家里老大,底下還有個弟弟周明輝。
十年前公公突發腦溢血走了,我二話不說把婆婆接到家里。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揉面,蒸出的頭鍋包子,總要先給婆婆端一碗最暄軟的。
街坊鄰居都羨慕婆婆,說她命好,攤上個比親閨女還孝順的兒媳。
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著。
直到去年冬天,明輝突然說要換學區房。
那天晚上,婆婆夾了個雞腿放進我碗里,笑得格外慈祥:“晚晴啊,你弟弟家孩子明年要上學,還差二十萬首付......”
我手里的筷子“當啷”掉在碗里,明遠剛要開口,婆婆就抹起了眼淚:“你們爸走得早,我一個人把你們兄弟倆拉扯大,容易嗎?”
那之后的日子,我和明遠更拼了。
凌晨三點的包子鋪,和面機嗡嗡作響,我的手被面粉腌得又紅又腫。
可每次提起買房的事,婆婆就嘆著氣說:“媽老了,不中用了,幫不上你們。”
轉機出現在一個雨天。那天婆婆出門跳廣場舞,我收拾屋子時,樟木箱里掉出個油紙包。
打開一看,竟是本存折,最新一筆支出赫然寫著“購房款20萬”,日期正是明輝買房那天。
我握著存折,指甲幾乎掐進肉里。
等婆婆回來,我把存折輕輕放在桌上:“媽,這錢......”
“那是我留給明輝的!”
婆婆猛地撲過來搶存折,“你們有包子鋪能賺錢,明輝在公司上班,壓力多大??!”
我沉默了整整三天。
第四天,我給明輝打了電話:“你哥最近身體不好,接媽去你那兒住段時間吧。”
電話那頭,傳來明輝媳婦尖利的聲音:“憑什么?這么多年都是你們在養!”
我沒再說話,默默掛了電話。
當晚,我把婆婆的行李整整齊齊擺在門口。
明遠回來看到這一幕,紅著眼眶抱住我:“媳婦,辛苦你了?!?/p>
第二天,明輝一家氣勢洶洶地找上門。
婆婆坐在沙發上又哭又鬧:“蘇晚晴,你這是要趕我走??!”
我平靜地打開手機錄音,婆婆當初說要幫明輝買房的話,在屋里回蕩。
明輝媳婦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拉著明輝就要走。
“等等。”我叫住他們,“這十年,我照顧媽花了多少錢,都記在本子上。今天要么把錢還了,要么接媽走。”
明輝媳婦尖著嗓子喊:“你這是訛人!”
我冷笑一聲:“那20萬,就不算訛人?”
最終,明輝灰溜溜地接走了婆婆。
臨走前,婆婆抓著我的衣角:“晚晴,媽知道錯了......”
我輕輕抽回手,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里五味雜陳。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p>
十年的朝夕相處,我以為用真心就能換來真心,卻忘了這世上有些偏心,是刻在骨子里的。
親情不是天平,可也容不得一方無止境地傾斜。
有些涼了的心,就算捂上一輩子,也暖不過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