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省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內容日前曝光。草案宣稱,中國與俄羅斯正在加強包括軍事活動在內的合作,這是“日本安保方面的重大擔憂”。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日方渲染“中國威脅論”,本質是為增加防衛預算尋找借口。《朝日新聞》稱,在討論日本周邊局勢時,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宣稱“東亞可能出現類似俄烏沖突的局勢”,并表示日本將“迎來戰后最大的考驗時期,并將進入新的危機時代”。
石破茂(資料圖)
5月3號有架日本飛機偷偷飛進釣魚島領空,被中國海警用直升機趕走了。過了幾天,一艘叫“獅子號”的日本漁船又闖進釣魚島海域,又被中國海警船警告驅離。日本海上保安廳最近說在中國科考船附近海域發現了可疑物體,要求中國停止活動。2023年開始,日本軍費漲到GDP的2%,等于每年多花700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來買美國武器,比如F-35戰斗機、反導系統,還有400枚戰斧巡航導彈。最讓人警惕的是,日本把導彈基地建在離中國最近的琉球群島。
據環球時報報道,在日本同美國連續兩輪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共識之后,《日經亞洲評論》17日報道稱,日本負責談判的官員已釋放出調整策略的信號:從一開始希望美方徹底取消關稅轉向可以接受美方降低關稅。《日經亞洲評論》還稱,日美兩國政府計劃在本周于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后,舉行第三輪日美關稅談判。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將再次訪問美國。日本方面正準備談判底牌。
石破茂(資料圖)
路透社分析指出,日本這種在安全上緊跟美國反華、經貿上又不愿放棄與中國合作的策略,反映出其在大國博弈中的復雜心態。一方面,日本試圖通過配合美國的反華行動,提升自己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換取美國在其他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日本深知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不敢輕易得罪中國,以免影響自身經濟發展。在美日同盟框架內反華,只會進一步加劇中日緊張關系,進而影響兩國間的經貿合作。
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船越健裕16號在美國國務院與美國副國務卿蘭多舉行會談。日美雙方一致同意在安全領域開展緊密合作以應對中國。為此,雙方就定期舉行副部長級磋商達成一致。為實現日美兩國政府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雙方還確認將推進包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度在內的多邊框架。據有關官員稱,他們討論的議題包括提升兩國的威懾能力、與中國和朝鮮相關的問題以及能源安全合作。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日經指數周一下跌,此前穆迪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引發投資者對美國資產可能遭拋售的擔憂,導致日元走強。由于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引發資產恐慌并推高日元,日本日經指數下跌。美元兌日元失守145,日內跌幅0.43%。日經225指數下跌0.6%,至37,521.86點,而覆蓋面更廣的東證指數下跌0.3%,至2,732.22點。“市場對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影響持謹慎態度。他們擔心這會導致美國資產的拋售,”
就在中日關系變得很緊張的時候,俄羅斯站出來支持中國,這讓很多人意外。5月中旬,中俄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專門提到了日本的歷史問題。聲明說,日本應該反省二戰期間的侵略歷史,不要在歷史問題上搞兩種標準。這個時間點選得很巧。正好是日本的時候,俄羅斯選擇和中國站在一起,一起批評日本的歷史態度。大家都看得出來,這不僅說明中俄關系很鐵,也是俄羅斯對日本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反擊。俄羅斯外交部后來說得更直白,批評日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