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在呼喊“懷才不遇”,試問公之才與李白相比如何?李白遇上李隆基這樣的前半輩子明君,尚且惆悵而去,我等一粒芥子,其實連喊叫的聲音都屬于次聲波,人耳不易聽見。
自古以來,聰明的一把手太平盛世重用君子,而治理亂世都是善于重用小人的,小人如快刀,比君子更好使,一旦遇上棘手緊迫的事,哪里有那么多瞻前顧后?君子黨們則被各種條條框框縛住了手腳,往往錯過了時機。更何況,人性當中最可卑的地方就是,小人噬骨,大家都怕,君子倒可以給他翻個白眼,反正他也不會害我。
小人和君子并不是二元的,從無明確邊界。有人君子了一輩子,可能最后就晚節不保,干了點小人的勾當;有人尖酸刻薄了一輩子,也許臨終忽然敞亮了一回,辦一件讓人肅然起敬的事。再說,人生茍活于世,總要利我,心念一動,事已做成,甚至來不及思量就已經身名兩朽了。就張居正而言,誰能給他一下定論?論論人品?但他卻能給大明朝續命!是耶?非耶?怎么說得清?有一位外國高賢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對錯?無非是看問題的角度而已。
再說與李白同時代的李林甫,人稱“口蜜腹劍”,名列前茅的奸相之一,但他這樣的人對付安祿山那樣的奸人,手法上確實是拿捏得穩當。安祿山見了他大氣都不敢出,每次去拜見時都冒冷汗,大冬天也不例外,有把他奉若神明的意思。奸人心里也有一面鏡子,能照見彼此的花花腸子。所以,他當了十九年的宰相,讓唐玄宗風花雪月玩了個夠。他一死,楊國忠根本鎮不住安祿山,于是幾乎毀了大唐朝的一場血雨腥風隨之而興,漁陽鼙鼓卷地而來,中原大地遭遇浩劫,生靈涂炭,哀鴻遍野。
歷史上小人用得最好的是武則天,這個女人確實抖擻得讓男人心生寒意,她太了解人性了,敢用小人,卻又善于控制小人,真正能夠做到“小人為我所用而我不為小人所制”。索元禮、來俊臣、周興和侯思止等輩,哪一個不是心如蛇蝎、狠毒陰損?武則天用他們辦了事,再一個個弄死。她心里明鏡高懸,而且手段更嚴酷,她不會讓某一個小人獨大,小人之間也不敢結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自相殘殺,“請君入甕”的來俊臣整周興就是著名的案例。連狄仁杰這樣的“斗南一人”也甘為驅使,甚至戰戰兢兢,用“人精”來形容這樣的一個女人都有點委屈她吧?
漢武帝也是用小人的高手。不說工于心計、擅長殺人于無形的公孫弘,不說才能卓越但手段毒辣的主父偃,也不說那幾位知名酷吏像張湯、趙禹、杜周,甚至還有比酷吏更兇殘的義縱、王舒溫等人,他身邊小人沒斷過。他們可以權傾朝野,但武帝對他們沒有一點格外關照,工具而已,稍不合心意就翻臉誅殺,這就完全不同于明朝那些皇帝會對某個太監形成牢不可破的心理依賴。因此小人雖然一茬接一茬如雨后春筍,可都形不成穩固的政治勢力,以至于威脅皇權。
所以,小人并不是一枚標簽,蛇不知自己有毒,小人也從不認為自己是小人,此其一也。總有人說自己犯小人,身邊哪有那么多小人,小人也忙得很,靜坐常思己過,就啥事也沒了,此其二也。還有人說,身邊有什么大奸人之類,這也可以省省心了,一個草頭老百姓,根本“配”不上那些大奸大惡,人家費盡心機的,是要去“禍國殃民”的,我們也不值得人家來“犯”,能圖謀咱一點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