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網站消息,日前,在云南羅平縣示范現場,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學與抗性改良創新團隊創制的強抗裂角油菜育種親本材料“OR88”和培育的抗裂角油菜品種“中油988”,經專家田間鑒定,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收獲,機收損失率分別降低到5.6%和10.9%,“中油988”百畝大面積示范片枯熟期機收實產畝產215.2公斤,比當地平均畝產約增產24.7%,有效解決了油菜機收損失大、收獲窗口期短等難題。
專家介紹,傳統油菜品種在枯熟期易因機械碰撞導致角果開裂,適收期僅有2天-5天,如因天氣或機械原因延遲收獲,機收損失率可高達30%以上。若提前機收,則會導致菜籽含水量高達25%-30%(正常枯熟期約12%-15%),青籽率超15%,不僅造成產量損失20%左右,更因葉綠素含量高導致菜籽油色澤深、貨架期短,加工企業精煉成本增加約20%。因此,油菜品種抗裂角性差成為制約油菜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痛點。
為此,油料所在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支持下,通過遠緣雜交和定向篩選,創制出強抗裂角油菜育種材料“OR88”,使油菜角果在枯熟期不易炸裂,適收期延長至10天以上。以“OR88”為直接親本組配的抗裂角高產早熟油菜品種“中油988”,有效破解了油菜機械化收獲損失率大、收獲期短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從“看天收”到“科技收”的新突破。目前“OR88”育種材料已向國內20余家育種單位開放共享,成為油菜抗裂角育種的“核心芯片”。
羅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胡峻介紹,油菜是該縣傳統優勢產業,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80萬畝以上,但機收損失率高一直制約著羅平油菜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近年來,引進油料所抗裂角油菜新品種“中油988”,不僅產量高、抗性好,機收損失比一般品種約減少一半,該品種的推廣應用將有力推動羅平油菜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戶增產增收。
編輯 張樹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