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ㄋ追Q“老年癡呆”),
這一令無數家庭
深陷困境的“記憶殺手”,
在全球范圍內影響著
超過5500萬患者,
其中我國患者約占三分之一。
盡管傳統藥物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對于中晚期患者效果有限,且無法阻止病情惡化。近年來,一種新型手術的興起,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網絡圖
八旬老人總忘事,手術治療延緩惡化
年近八旬的李奶奶,這幾年記憶力下降得厲害,生活里的小事常常忘得一干二凈,甚至有時候連回家的路都記不清了。
去年年初,李奶奶被確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在之后的9個多月,家人一直陪著她積極去醫院看病,按時吃藥,可病情還是迅速惡化,李奶奶幾乎連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了。
不久前,李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接診的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魏德經過詳細檢查評估,決定為李奶奶施行改良版的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
手術那天,魏德主任醫師及其團隊成員洪文瑤副主任醫師在李奶奶的雙側頸部開了直徑大約3厘米的微創小口子,然后運用顯微外科技術,把雙側頸深淋巴管、淋巴結和頸內靜脈連接在了一起。這場手術持續了3個多小時。術后,李奶奶的日?;顒幽芰τ兴嵘?/strong>但記憶改善仍不明顯。
目前,省立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10余例改良版的頸深淋巴 - 靜脈吻合術,并且對這些患者進行了1 - 5個月的臨床觀察。結果發現,這種手術可以有效改善部分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生活能力。
在行為和情緒方面,患者術前容易發怒、焦慮,現在這些精神癥狀明顯減輕了,對周圍人的情緒感知也變得更加敏銳。在執行能力上,患者反應速度變快了,執行簡單指令的能力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小部分患者甚至能夠自己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事務。
不過,患者的記憶力改善相對沒那么明顯,短期記憶評分變化不大。這也說明這種手術可能更側重于延緩病情發展,而無法讓受損的神經元恢復如初。從總體上看,手術無法根本性地逆轉患者的癡呆癥狀。
探秘手術原理,改良技術破難題
魏德指出,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癡呆癥中最常見的類型。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致病蛋白在顱內沉積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
去年開始,國內多地興起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術式——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其核心原理就是將頸深淋巴與周邊靜脈連接,以促進顱內沉積的致病蛋白的有效排出,從而延緩疾病發展。去年,魏德、洪文瑤團隊還在省內率先將術式進行改良,進一步提升了腦內淋巴循環效率,從而更好地清除致病蛋白。
目前,在省立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術后患者的觀察期最長為5個月,遠期效果尚在持續跟蹤。
哪些患者適用?多學科評估是關鍵
那么,哪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適合采用這種治療方式呢?
洪文瑤建議,藥物療效不佳、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評分在10-20分、Aβ-PET/腦脊液生物標志物陽性的患者可考慮選擇該術式,但晚期存在廣泛腦萎縮、嚴重心肺疾病、頸部淋巴系統畸形的患者,需謹慎選擇。
在做出決定前,多學科評估不可或缺,需由神經內科、外科、影像科結合認知量表、腦脊液動力學檢測,聯合制定方案。
洪文瑤特別提醒,家屬需要客觀看待這種新型手術的優缺點。目前國內對該手術效果的跟蹤觀察最長只有3年時間,至于5年后的長期效果和安全性如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究來證明。
特別要強調的是,手術并不是治療的終點。患者在術后仍要堅持按醫囑服藥,同時配合記憶訓練、思維鍛煉等康復治療。這種"藥物+訓練"的綜合治療,既能幫助大腦維持正常功能,又能有效減緩疾病發展速度。
此外,洪文瑤還向大家推薦了一種預防記憶力減退的淋巴操。這種淋巴操能夠幫助大腦排出代謝廢物,特別適合那些感覺自己記憶力在減退的中老年人。不過在做的時候要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緩慢。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林穎
編輯:兜兜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