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一架RC-135U帶著加油機沖向汕頭外海,美軍機遭中方強硬攔截驅離,高雄西南空域亂成一鍋粥
據島內媒體報道稱,5月20日凌晨至上午6時許,臺島西南空域再次發生激烈空中對峙,多架從琉球群島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的美國空軍軍機,自臺島以東西太平洋空域,一路向西南飛行,隨后在巴士海峽進入臺島西南海域。
據FLIGHTRADAR24航班定位系統顯示,一架美國空軍RC-135U“聯合鉚釘”電子情報收集飛機與一架美國空軍KC-135R空中加油機先后在5月20日凌晨通過巴斯海峽,進入臺島西南海域,與此同時,通過ADS-B應答器數據分析,與RC-135U“聯合鉚釘”電子情報收集飛機一起還可能存在多架伴航或者護航飛機。
然而,上述大機群編隊中的RC-135U“聯合鉚釘”電子情報收集飛機的飛行軌跡卻十分詭異,該機進入臺島西南外海空域后,首先在高雄市西南大約220公里的海域,沿著自東向西的航線飛行,然后調轉航向,朝著臺島西南高雄和臺南市海外大約90公里處飛行了一段時間,隨后,再次調轉航向,突然朝著汕頭市濠江區東南外海大約200公里的海域進行盤旋飛行。
與此同時,另外一架編號為RCH1400的美國空軍KC-135R空中加油機也跟隨RC-135U,抵近汕頭市外海,5月20日凌晨,該機進入距離汕頭市海岸大約220公里的海空域,據島內媒體報道稱,島內偵測到該海域發生陸軍機與美軍機之間的激烈空中對峙,美軍借著所謂“國際空域”為理由,不斷進行危險抵近飛行,不過,在陸軍機的強大威壓下,美軍偵察機和加油機以及伴航飛機最后不得不2選擇“恥辱后退”,大機群在臺島西南外海空域脫離了接觸,從巴士海峽返回西太平洋空域。
島內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今年首次出現美國空軍軍機與陸軍機之間發生大規模近距離接觸,也是美軍RC-135U“聯合鉚釘”電子情報收集飛機如此近距離抵近汕頭市外海,其最終動機尚待確認。
RC-135U“聯合鉚釘”飛機是美軍現役的主力電子情報收集飛機,也是美國空軍對外進行電子情報、電磁頻譜收集和監聽的重要作戰平臺,通常執行對潛在目標的抵近偵察飛行任務和電子情報偵察任務,為了對全球各國的各型號地面、艦載以及機載雷達電磁頻譜信號進行定位、識別、收集和整理工作,該機攜帶有大量用于監聽的大型天線陣列。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RC-135U飛機通常只在發生突發事件或可能發生大規模電子信號開機的情況下,對危險目標進行抵近偵察飛行,畢竟該機僅僅裝備3架,在攜帶大量監聽人員的情況下,一旦發生意外美軍將損失慘重。分析人士指出,這次激烈對峙非同一般,目前島內臺軍罕見沒有對外發出任何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