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學部第十屆科學教育國際論壇的嘉賓一行走進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中心小學。他們參觀江蘇省科協農業科普基地、到田野大棚里的陌上教室旁聽科學課、在田埂邊與正在挖土豆的師生交流……一堂田野里的科學課精彩上演。
“讓教學場所從教室走向田野,讓教學內容從教材走向兒童生活,讓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走向自主探究,讓鄉村兒童既有鄉野特質也有現代文明素養,既有家國情懷又有世界眼光,讓教育向廣袤而寧靜的大自然開放。”在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蔣寧的帶領下,嘉賓們走進學校的田野教育實踐基地。在“八野種植基地”里,枸杞、蘆蒿、菊花腦、馬蘭頭等植物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田埂邊,頭戴小紅帽的學生們正在老師及家長代表的指導下,分組挖土豆、撿土豆,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大棚里,學生布藝、拓印、剪紙、農民畫等精品社團的作品琳瑯滿目;植物種子、傳統農具、應季水果蔬菜、水培生菜、土培蔬菜……令人沉浸式感受到現代與傳統農業的交融。
“今天我們八卦洲來了許多遠到而來的客人,有沒有同學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分享八卦洲的特產呢?”在八卦洲中心小學科學教師滕赟的引導下,一堂主題為“水培or 土培”的田野科學課精彩上演。學生們分享起自己種植八卦洲的“金字招牌”蘆蒿或者草莓時,頭頭是道,令在場的嘉賓們驚喜連連。
“1、2、1、2......”校園旁的躍進河里,正在進行龍舟訓練的師生們吸引了嘉賓們的駐足。課間,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英國科學家、來自北京化工大學的教授戴偉被學生們團團圍住。“要簽名可以,沒有免費的簽名哦!簽完名后,你們答應我要保證好好學科學哦?”戴偉教授邊給學生簽名邊鼓勵他們學好科學。
作為青少年科普專家,戴偉教授參觀完八卦洲中心小學后感言,他希望所有學生知道:學習科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培養科學思維,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能夠將科學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問題。“這所學校很有特色,學校創造了很多機會讓學生動手實踐。這里的學生享有優秀的教育,因此很開朗,也很快樂。我希望更多學校的學生能享受到這樣的教育。”
現代快報 /現代+記者 戴明夷 劉惠勤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