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縱觀中國歷史,尋求自然者不計其數(shù),可集大成者不過寥寥。
人們不管如何去探求“道”、追尋“無”,始終繞不開“老莊”之名,離不開老子與莊子那種回歸自然的狀態(tài)。
“道”雖縹緲,“無”雖虛幻,可二人卻常用作比來揭示其中真理。
老子喜以水作比,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而近于道。”
水總處低處,滋潤萬物卻不沾沾自喜,故而接近大道。它看似常見普通,卻藏著萬般哲理,蘊含人生智慧。
而莊子常用魚感悟人生,他覺得魚兒依水而游,依勢而行,“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像極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二人看似喜歡的不同,可無論是水還是魚,都有著無數(shù)相通之處。
當(dāng)我們明悟水與魚的故事后,便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01
水靜與魚潛
老子說:“光而不耀,靜水流深。”
越是表面上平靜的水,越不知道水有多深;越是不動聲色的人,越善于藏拙。
選擇藏拙,是一種時機未至,能力未成的隱忍智慧。
懂得“藏拙”,才能對自己有所保全,才能不被針對,從而有一飛沖天的驚喜。
而這份驚喜,正如莊子《逍遙游》中的鯤鵬。
那只“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鳥,若沒有風(fēng)之厚,它無法展翼高飛;若沒有鯤之潛,它更不會有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機會。
雖那些奔流到海的激流讓人豪邁,可“靜水”的長久卻更值得尊敬;雖那只背負青天的大鵬讓人向往,可“鯤魚”的沉潛卻更值得學(xué)習(xí)。
宋邵雍說:“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茍炫于外,鮮有不敗者。 ”
所有的成功,都來源于自身的隱忍,浮躁和鋒芒,或能贏得一時,卻永遠經(jīng)不住時間的考驗。
東漢亂世,劉備流亡半生,依舊信奉著“屈身待天時,不與命爭”的理念。
三辭徐州,屢讓荊州,雖投袁紹,降曹操,受盡漂泊之苦,可初心從未變,依舊為了匡扶漢室。
他心中明白,自己不占天時,無有地利,想要與天下諸侯抗衡,唯有以“靜”為本,潛龍勿用,從而一飛沖天。
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皆源自于背后的修煉與積累。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一段黑暗時光。如果挺過去,萬丈深淵,接下去,也會前程萬里;
人生由無數(shù)個選擇積累而成,并不是每一條路都能盡如人意,但這一路馳騁的日子,終不會辜負沉潛的力量。
耐得住寂寞,靈魂才會得以新生;守得住孤獨,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越是有成就的人,越要懂得靜水流聲,魚翔淺底,如此才能逍遙天地間。
02
水容與魚歡
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海之所以能容納百川,在于其寬廣;人之所以能擁有格局,在于其容人之量。
一個人的度量,便是一個人成長的上限。
心胸有多寬廣,人生便有多輝煌。
莊子在《莊子·秋水》中,便以濠河之魚,便講述了待人容人之事。
一日,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散步。
莊子看到水里的魚歡快地游著,便說:“你看這些魚在下面游得多快樂。”
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魚快不快樂?”
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與否?”
看似莊子在詭辯,可其中悲歡不通的理念卻順勢而出。
以己度人,往往帶有自己的情感色彩,是以此主觀臆斷。
人的經(jīng)歷與悲歡并不相同,以己心,度人腹,只會執(zhí)于一念,哪怕是圣人,也會陷入歧途。
孔子曾評價宰予和子羽這兩位弟子,可實際上,他的判斷與事實,差之千里。
最后,孔子也不由感嘆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與其質(zhì)疑他人,不如理解對方,君子和而不同,才有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
所謂容人,也并不是只靠嘴上功夫,而是要站在對方的高度和角度去看待同一個問題,試著學(xué)會共情,嘗試體會對方的內(nèi)心,從而容人之過,容人之異。
古語云:“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人生路上,要常懷他人之心,做人謙卑,做事留余。
要知道,虛懷若谷,不驕不躁,才是人生極高的境界。
03
水變與魚存
老子說,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水之所以能有這七德,皆因水“善變”這個特性。
圓中則圓,方中則方,壅之則止,決之則行。
水之無形,因勢而成,遇圓隨方,隨遇而安;
水之有形,因時而變,夏則為雨,冬即成雪。
人生也是如此,隨機而變,才能適應(yīng)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若一成不變,只會像莊子所講的泉涸小魚。
《莊子·內(nèi)篇·大宗師》中講道,
大河干枯,兩條魚兒困在陸地上,只能靠著彼此的唾沫,相互滋潤,以求生存。
莊子看到后說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與其不懂變通,彼此煎熬,不如各自安好,在大江大湖中,去尋找新的生活。
人這一生,不可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面對抉擇,別太固執(zhí),也別太執(zhí)著。
林語堂說:“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zhí)著。”
若一味執(zhí)著于悲,沉浸于喜,那生命只會變得庸俗。
失去固然可怕,未來也必定會很難,想要有所改變,就要在前進與停留間,尋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后一往無前。
有些迷茫,會在看開后,煙消云散;
有些無奈,會在改變時,云淡風(fēng)輕。
那些向往和堅持,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別執(zhí)著于過去,別糾結(jié)于當(dāng)下,適當(dāng)放下,懂得改變,命運才能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幸福亦會如約而來。
04
有人說:“人的一生是萬里河山,來往無數(shù)過客。有人添色,有人無光,有人改變,有人固執(zhí)。”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軌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
懂藏,方能知時機;知容,便可明人心;曉變,就會活通明。
正如《了凡四訓(xùn)》中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昨日生。”
無論過去是否悲喜,都是歲月給予的饋贈;
無論未來是否好壞,都是人生積攢的財富。
長路漫漫,看透繁華,不再執(zhí)念,人生才能不慌不忙,走到最后。
活著不易,請好好愛自己,走好每一步,不負今生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