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國網冀北電力試點開展企業碳排放動態監測
冀北地區首份企業碳排放分析報告出爐
5月19日,冀北地區首份企業電力碳排放月度分析報告新鮮出爐。透過這份分析報告,企業可了解月度碳排放量情況、獲得碳減排建議。
為促進企業節能降碳,國網冀北電力在河北承德市高新區試點開展對27家企業電力碳排放情況進行動態監測。該公司搭建電碳采集監測平臺,依托平臺構建起涵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全環節的電力傳輸路徑模型,通過動態采集發電廠、變電站及重點用戶等各個電網節點的電量數據,計算相應的碳排放因子,從而得到企業碳排放量。電碳采集監測平臺一天可采集一家企業96個碳排放數據,每十五分鐘進行一次監測。數據按月進行匯總后,便可得到該企業的月度電力碳排放分析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企業的月度碳排放總量、用能結構分析、碳排放因子在時間維度上的分布曲線,以及節能減排建議。?
據了解,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可通過用電量乘以碳排放因子得出。其中,碳排放因子指的是每度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碳排放因子并非固定不變,而會受能源結構、時間差異等因素影響,從能源結構來看,傳統燃煤電廠的碳排放因子數值較高,而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數值較低。從時間來看,夜間風電出力可能增加,而白天光伏發電出力較高,導致不同時段的碳排放因子不同。綜合來看,當電網中各類電源的供給比例發生變化時,系統會沿著電力傳輸路徑模型,實時動態更新全路徑的“碳排放因子”。
“傳統的碳監測采用年度估算進行,默認碳排放因子是不變的,只能粗略估算企業年度碳排放總量。現在,利用電碳采集監測平臺,實時采集電力傳輸路徑模型上各節點的電量數據,結合發電側碳排放情況進行逐級計算,最終得到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用戶的碳排放因子,碳排放計算精度得到極大提升。”國網冀北營銷服務中心劉巖介紹。
位于承德市高新區的承德天大釩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27家試點進行碳監測的企業之一,主要生產航空、航天鈦合金材料,也是用能大戶。其負責人肖陽在收到碳排放分析報告后表示:“這份報告不僅能告訴我們每個月用了多少‘高碳電’、多少‘清潔電’,還給出了定制化的碳減排建議。如果按照建議調整,在維持相同用電量的情況下,每日可減少碳排放3.5噸,降幅可達12.17%。”
未來,國網冀北電力將以月度碳排放數據為核心,深度挖掘企業用能數據價值并開展年度綜合分析,識別一年中不同季節碳排放高峰與低谷時段,形成變化曲線進行直觀地呈現,并根據變化趨勢判斷碳減排成效,為企業制定中長期碳減排目標和規劃提供依據。(王宏宇、李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