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里員工在大廠11年,離職后回到農村老家過上了愜意的生活。全部身家330萬,被爸媽開玩笑說他是村里首富。
替大家試過了,農村回不去了,至少在我這里。大齡未婚,女!
去年在城市打拼得疲憊不堪,滿心以為回老家能重拾往昔愜意,于是選擇回家全職考公。 記憶里,老家帶給我的是溫暖歡樂。夏日午后,自家門外老樹下有我和玩伴在嬉鬧;農忙時,田野里父母在干活,我們拾著麥穗在奔跑。現在,一切都變了。站在相同地方,樹木已經不知何時砍掉了,腳下從泥土小路變為了硬邦邦的水泥路。無憂無慮的感覺消失不見了,小時候盼長大,長大后又想回到小時候。回家住的小半年時間, 老家的人們似乎對在外闖蕩又回來的人有著別樣的眼光,我害怕被他們笑話,怕聽到那些諸如“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來”之類的閑言碎語,焦慮值被一點點拉滿。
待在家的日子里,參加朋友婚禮,看到兩人長達十年的愛情終于開花結果,我好為她開心卻也不禁想起了自己依然還在單身。……那一刻我的焦慮值達到了40%,因為自己31歲了。
說服自己回老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要考公。但是在參加了一場考試后對自己有了新的認知,我好像失去了學習的能力,本想考公考編的幻想也被周圍難于上青天的話語擊退了一些,此刻我迷茫,不安,焦慮值達到60%。
特別是看到昔日的同窗嫁得良人,事業有成。要么是有自己的生意,衣食無憂;要么就是在體制內,求得安穩。我已經到了看子敬父的年紀,我怕自己待在家讓父母抬不起頭。而且,這么多年過去,老家的發展模式和人際關系早已發生了變化,我在那里已經沒有什么資源。而我,像是一個突然闖入的陌生人,不知道該從何做起,焦慮值達到80%。
身邊的親朋好友,他們關注我之前的工作薪資,好奇我為什么回家,最后婚姻成為經常議論的話題。31歲,在老家遇到個人都說你該結婚了,在大城市你講你31歲,大家還認為你年輕,有拼勁。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在老家我的生活是被人議論的,大家給我掛上大城市回來的標簽,親戚朋友的“關注”讓我感覺透不過氣……此刻我的焦慮值達到了100%。
最后,我又灰溜溜回到大城市。就這樣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我對自己求學離開家后短暫回去的經歷做了一個總結。
發展受限:小縣城的職業機會少,找工作難、晉升更難,收入銳減,生活一眼望到頭。
人情復雜:關系網密布,做什么事都要靠關系,沒背景的普通人很難出頭。
觀念落后:小縣城的婚戀觀念保守,30+未婚的女生容易被貼上“剩女”標簽,找到合適的對象難。我最無語的是,31歲竟然有人給我介紹離婚的男性,就因為人家在縣里有幾套門面房。
挺羨慕文章開頭那位網友回老家的勇氣,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他能回去,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回去。中國人比較講究“衣錦還鄉”,人家畢竟已經是村里“首富”了。
作者:芳草清清;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