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張杰 四川西昌報道
五月的涼山,山河壯美,萬物競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涼山篇章的關鍵時刻, 來自全國的藝術家與涼山展開了一場雙向奔赴。5月20日上午,“山河的回響·邁步鄉村振興新征程涼山實踐”——全國知名文藝家主題采風、創作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涼山西昌圓滿舉行。
“山河的回響·邁步鄉村振興新征程涼山實踐”——全國知名文藝家主題采風、創作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本次主題采風創作系列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川省文聯、四川省作協、北京市文聯的指導,并由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涼山州文聯、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寧波市文聯、寧波市赴涼山州東西部協作幫扶工作隊主辦,《人民文學》雜志社、《中國作家》雜志社等單位協辦。
涼山與文藝雙向奔赴
讀懂這片土地的奮進詩篇
涼山是實施鄉村振興實現山鄉巨變的鮮活樣本,從“一步跨千年”的歷史性脫貧,到鄉村振興新征程上的創新實踐,這片土地的廣大人民群眾以感恩之心、奮斗之志、磅礴之力書寫了壯麗篇章。
此次主題采風創作系列活動旨在為進一步提升涼山的知名度、美譽度,充分發揮文藝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的精神支撐作用,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涼山實踐強大力量。
中共涼山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娜致歡迎辭
中共涼山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娜在致辭中提到:當前,涼山正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戰略引擎,全力書寫綠色能源、特色農業、文旅產業“三篇大文章”,縱深推進工業強州、農業強州、文旅強州建設,以奮進之姿奔赴社會主義現代化涼山建設新征程,這一充滿時代張力的壯麗圖景,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吸取靈感、尋找素材、淬煉本領的廣闊天地。我們真誠希望各位文藝家根植涼山文化沃土,感受涼山發展脈搏、觸摸歷史人文、飽覽山水勝境、感悟精神風貌,在文化寶庫中探尋基因密碼、激發創作靈感,以生花妙筆立體詮釋涼山元素、深度記錄涼山故事、全景展示涼山形象,讓外界透過文藝的棱鏡看見新時代涼山的壯美蛻變,讀懂這片土地的奮進詩篇。
藝術家走向廣闊天地
將“泥土芬芳”升華為“筆尖溫度”
近年來,為推進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四川省作家協會在越西縣瓦巖村設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學實踐活動,今年又在西昌市白廟村設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鼓勵更多作家走出書齋、走向廣闊天地,將“泥土芬芳”升華為“筆尖溫度”。四川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張穎寄語:涼山的每一寸土地都蘊藏著動人的故事,期待各位作家以雙腳丈量涼山的山川河谷,以心靈傾聽百姓的喜怒哀樂,用心用情用力描繪涼山從“脫貧”到“振興”的蝶變之路,創作出更多既有時代筋骨、又有血肉靈魂的文學佳作。
四川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張穎寄語采風藝術家創作出更多既有時代筋骨、又有血肉靈魂的文學佳作
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韓梅希望各位文藝家情系涼山熱土,親歷鄉村振興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深入挖掘山鄉巨變中的鮮活素材與精神力量,以文學藝術之筆生動描繪涼山的奮進歷程,打造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主題文藝精品力作。
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韓梅希望文藝家們情系涼山熱土,親歷鄉村振興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
簽署戰略協作框架協議
不僅是回響更是共鳴
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中國音協、《人民文學》雜志社、北京市文聯、四川省文聯、四川省作協等多家單位的相關負責人,現場簽署相關戰略協作框架協議,授牌“新時代文藝實踐點”等活動。
授牌儀式
這次是著名作家、《人民文學》主編徐則臣第一次來到涼山。為了采風更有收獲,他火速補課,看資料看紀錄片,希望自己對涼山的認識能更豐富一些,“從1.0升級到2.0再升級到3.0。”對涼山深入了解一番之后他發現,“涼山是這樣的地方:不管你什么時候來,你都會覺得來晚了。同時,涼山也是這樣一個地方:你什么時候來,都會覺得來得恰逢其時,來對了。因為涼山一直都在變,你什么時候來看到的涼山,都會給你意外之喜。”徐則臣相信:“涼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一定會給我們很多的驚喜,讓我們有很多的收獲。我也相信我們作家感受到的神奇驚喜,我們感受到的美,也會在作家的生花妙筆下生動地傳遞出來。”
《人民文學》主編徐則臣相信涼山這片神奇的土地會給作家們很多驚喜
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希望藝術家們深入村寨、傾聽民聲
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表示,涼山的山川風物、民族記憶,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希望參與此次采風創作活動的藝術家們,以“在地性表達”為根基,深入村寨、傾聽民聲,將涼山豐富的地域文化基因融入作品內核,讓藝術創作既有煙火氣的溫度,又有史詩感的厚度。今天的啟動儀式,正是要為這次采風創作注入更鮮活的“現場感”,讓它不僅是“記錄”,更是“生長”;不僅是“回響”,更是“共鳴”。
以“在地性表達”為根基
文學與音樂采風將持續至8月
涼山的山川風物、歷史文化、民族記憶,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源泉和創作養分。這片土地的山川草木、人文風情,承載著14個世居民族的集體記憶,更鐫刻著滄海桑田的深刻印記。新時代的山鄉巨變,是文學創作的寶藏;各族人民的奮斗足跡,是藝術靈感的源泉。
啟動儀式結束后,當天下午,藝術家們即兵分幾路進入采風時刻。據了解,此次主題采風活動分為文學類、音樂類兩大板塊,將從2025年5月持續到8月。活動期間,《人民文學》雜志社 、《中國作家》雜志社、四川省文聯、四川省作協將邀請組織全國知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圍繞涼山發展成就、紅色文化、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民俗風情等主題,分4個階段、多條線路深入涼山17個縣(市)開展采風創作。采風的藝術家們,將以“在地性表達”為根基,深入村寨、傾聽民聲,將涼山豐富的地域文化基因融入作品內核。
此次采風創作所收獲的文學類優秀作品將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北京文學》《四川文學》等著名文學期刊上發表。音樂類采風創作活動將創作推出一部由5個章節,11首音樂作品組成的大型原創主題組歌《山河的回響》,全景式多角度立體式展現涼山發展成就與歷史巨變,組歌創作完成后將在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進行線下演出。
(圖據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