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三屆嬰幼兒發展與托育國際學術會議在杭州舉行,來自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政府有關部門、托育行業代表、相關專業學生等近千人參會,共同探討、交流新時代嬰幼兒發展與托育研究問題,共商推進嬰幼兒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由杭州師范大學和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主辦,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在杭多家醫院和杭師大相關院所共同承辦。以“托育質量提升與嬰幼兒發展”為主題,設置了兒童早期發展與保育支持、嬰幼兒腦智發育、嬰幼兒托育政策研究、地方政府托育實踐典型案例、嬰幼兒托育人才培養、嬰幼兒托育實踐、嬰幼兒產業融創發展、公益力量賦能普惠托育等8個平行圓桌會議。
會上,中國計生協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姚瑛以“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為題,大會榮譽主席、杭師大教授李葆明“母親養育照護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與認知發展”為題,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教授奧利維爾·帕斯卡利斯以“嬰兒對美麗面孔偏好:人類和靈長類的一致性”為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教授格特·威斯特曼以“好奇心:驅動嬰兒學習的動力”為題,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矢藤·優子以“嬰幼兒照護、就業和未來:賦能亞洲低生育率社會”為題分別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杭州師范大學嬰幼兒發展與托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國人口學會會長楊文莊與杭州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郭東風共同為中心揭牌。該中心是以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杭州師范大學嬰幼兒發展與托育實驗室)為基礎,整合相關資源成立的新型科研與實踐平臺。中心交叉融合杭師大心理學、教育學、護理學、腦科學等多學科資源,圍繞“嬰幼兒托育政策與人才培養、嬰幼兒心理發展與健康促進、嬰幼兒腦智發育與認知障礙、嬰幼兒托育智能技術與應用、嬰幼兒托育與產業融合創新”五個研究方向,積極探索嬰幼兒發展與托育綜合服務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當天杭州師范大學與首都兒科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圍繞嬰幼兒早期發展研究、托育人才培養、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等領域,通過平臺共建共享、課程共建、聯合科研項目、雙導師聯合培養等方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助力我國嬰幼兒托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創新支撐。
英文學術期刊Future Brain Science and Child Development《未來腦科學與兒童發展》也于當日發布。大會還同步發布了杭師大與杭小育智能體知識融合成果。“杭小育智能體”是杭州市衛健委在全國推出的首個嬰幼兒養育照護主題智能體,將人工智能模型應用創新與服務數智化深度融合。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