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天津博物館、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承辦,西冷印社、美術報等單位支持的“魅力庚彩 躍動河海——朱炳仁天津藝術展”在天津博物館隆重開幕
中國文化人物記者 馬將平/攝影報道
展覽以120余件充滿東方神韻與現(xiàn)代想象的作品奏響了古老銅藝與現(xiàn)代藝術之間的和鳴,為津門觀眾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致辭
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王保勝致辭
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秘書長張福有致辭
展覽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致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之孫、北大學生朱也天致辭
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張寧寧宣布展覽開幕
開幕式上,天津博物館永久收藏了朱炳仁特別創(chuàng)作的《雪景寒林圖》銅壁畫與“天津博物館”山水銅印兩件作品
本次展覽以“銅禮東方”“熔銅化境”“庚彩萬象”三大主題板塊,系統(tǒng)呈現(xiàn)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創(chuàng)作的120余件銅雕藝術精品,生動詮釋傳統(tǒng)銅雕技藝的千年文脈與當代創(chuàng)新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及藝術家嘉賓與朱炳仁合影,祝賀展覽圓滿成功
杭州市文聯(lián)副主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軍岷向參觀展覽的國家一級演員許文廣介紹展覽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朱炳仁向參觀展覽的觀眾介紹自己為此次展覽特別創(chuàng)作的《雪景寒林圖》銅壁畫
朱炳仁在展覽現(xiàn)場接受媒體的采訪
朱炳仁向觀眾介紹銅壁畫《雪景寒林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自天津博物館館藏的北宋范寬同名山水畫,以熔銅技法將古畫的蒼茫雪景轉化為立體銅雕,讓千年古畫在金屬的呼吸中煥發(fā)新生
杭州市文聯(lián)副主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軍岷向現(xiàn)場觀眾介紹父親朱炳仁的展覽作品庚彩華服
朱炳仁展覽作品
庚彩華服前,庚彩的魅力與青年舞者的表演相映成趣,讓現(xiàn)場觀眾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境之美
朱炳仁展覽作品
朱炳仁展覽作品庚彩華服
朱炳仁展覽作品
青年舞者在朱炳仁作品前傾情表演,給觀眾帶來獨特而震撼的審美感受
天津博物館,這座天津地區(qū)最大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和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今天見證了“魅力庚彩 躍動河海——朱炳仁天津藝術展”這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交流盛會
中國文化人物(記者 馬將平)5月7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天津博物館、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承辦,西冷印社、美術報等單位支持的“魅力庚彩 躍動河海——朱炳仁天津藝術展”在天津博物館隆重開幕。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張寧寧,天津市和平區(qū)副區(qū)長沙紅,天津市河西區(qū)副區(qū)長孟冬梅,天津市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黃春艷,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周建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閆鳳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全聯(lián)女企業(yè)家商會會長、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王保勝,天津博物館副館長、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秘書長張福有,民生美術館館長陳鴻毅,舟山市普陀區(qū)六橫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余曉君,國家一級演員許文廣,北京神工科技董事長盧臻,澤沃思(天津)文化科技總經理任哲,杭州市文聯(lián)副主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軍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朱炳仁,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嘉賓出席開幕式。
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王保勝,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秘書長張福有,展覽藝術家朱炳仁先后致辭。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張寧寧宣布展覽開幕。
王保勝表示,朱炳仁先生是中國當代銅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是中國銅雕界唯一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他的作品熔歷史文化、藝術審美與技術創(chuàng)新于一爐,既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展現(xiàn)出當代藝術的獨特魅力。從雷峰塔的銅雕藝術到運河畔的文化地標,從國內的眾多知名建筑到國際舞臺上的藝術展示,朱炳仁先生用他的智慧和才華,讓銅這一古老的材質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張福有表示,天津這種“河海交融、古今對話”的藝術基因,與朱炳仁先生的創(chuàng)作理念形成奇妙呼應——他以銅為媒,既傳承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的千年薪火,又在雷峰塔、大運河等標志性作品中注入時代精神,恰似天津美術界在“津派”傳承中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的藝術追求。此次朱炳仁先生的藝術展落戶天津,可謂是一次跨越地域、貫通古今的文化對話——當銅雕藝術的鏗鏘之聲與海河的千年濤聲共鳴,當傳統(tǒng)工藝的精湛技藝與濱海城市的現(xiàn)代氣息交融,必將為天津的藝術圖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炳仁表示,天津博物館的珍貴館藏,體現(xiàn)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館藏文物《雪景寒林圖》是古代山水畫作里的精品。為了這次展覽,我特別利用熔銅工藝創(chuàng)作了銅壁畫《雪景寒林圖》。希望可以表達熔銅工藝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其中。
本次展覽以“銅禮東方”“熔銅化境”“庚彩萬象”三大主題板塊,系統(tǒng)呈現(xiàn)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創(chuàng)作的120余件銅雕藝術精品,生動詮釋傳統(tǒng)銅雕技藝的千年文脈與當代創(chuàng)新。
開幕式上,天津博物館永久收藏了朱炳仁特別創(chuàng)作的《雪景寒林圖》銅壁畫與“天津博物館”山水銅印兩件作品。
作為熔現(xiàn)實主義開創(chuàng)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傳承人,朱炳仁深耕銅藝四十余載,既是傳統(tǒng)技藝的守護者,更是破局者。他打破“銅必鑄模”的千年定式,讓銅從青銅時代的規(guī)訓中解放,更以庚彩技法賦予金屬斑斕魂魄,被譽為“青銅文明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也是讓青銅文明活在當下的藝術家。此次庚彩藝術全球首展,是其繼中國國家博物館個展后的又一藝術生涯里程碑。
多年來,朱炳仁持續(xù)深耕銅藝領域,積極探索當代表達。他創(chuàng)作的《五牛積福》《八駿奔騰》等諸多作品不僅在國內備受贊譽,還多次作為國禮饋贈外賓,讓銅的東方氣韻與多元文化相互碰撞。“銅禮東方”單元特別呈現(xiàn)的系列國禮,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理念融入創(chuàng)作,凸顯銅藝聯(lián)通古今、對話中外的藝術價值。
“熔銅化境”單元以熔銅藝術為核心,朱炳仁將海河文化中的運河文化、農耕智慧與家國情懷融入創(chuàng)作。《千浪卷雪》以熔銅的海浪與海河的九曲波濤形成詩意共振,《萬泉歸海》演繹海河匯聚百川的包容精神,《稻可道,非常稻》則將聞名遐邇的“小站稻”熔鑄為金屬圖騰,完成物質記憶向精神符號的升華。
“庚彩萬象”單元則是朱炳仁庚彩藝術的集中展示。朱炳仁獨創(chuàng)的“庚彩”藝術,改寫了銅藝色彩單一的歷史,開啟金屬表面“千彩共生”的美學新紀元。在朱炳仁手中,“流動的色彩”煥發(fā)出獨特魅力:它流淌瓶身,化作《青花系列》,以藍、白交織的色彩,致敬天津博物館青花瓷珍品;躍入“十二式”銅瓶,以創(chuàng)新的釉色重新詮釋銅色的多樣性,展現(xiàn)銅藝與海河文化多元性的深度融合;更流轉至華服之上,以絢麗釉彩盡顯大國服章之美。
天津,因河海而興,“河海通津”的地理特質與開放包容的工業(yè)文明基因,成為朱炳仁此次展品創(chuàng)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展廳中,《萬泉歸海》演繹海河匯聚百川的包容精神,《稻可道,非常稻》將“小站稻”熔鑄為金屬圖騰,以銅稻翻涌致敬天津農耕文明。
據(jù)介紹,為拉近觀眾與銅藝的距離,展覽期間還設置了拓銅體驗等互動活動。該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25日。
(責編:劉升、張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