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面臨許多重大戰略考驗,其中突出的一個,就是能否實現國家統一。因為誰都知道,實現統一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切關聯,構成十分重大的歷史考驗。
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類似的遭遇屢見不鮮,關鍵時刻進行怎樣的戰略決策,具有扭轉歷史走向的非凡意義。中國共產黨鬧革命的歷史也是這樣,遵義會議就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除此之外,還有解放戰爭進入到1949年后,要不要和敢不敢向全國進軍、解放全中國的問題。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進行到1949年的時候,中國一度出現了國共兩黨隔江對峙、南北對立的狀態。一時間,各種“劃江而治”的議論蜂擁而起,各種相關勢力對此推波助瀾,許多人都在設想、謀劃與推動中國維持這樣的局面。顯然,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關頭,在這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關頭,毛澤東同志以其偉大戰略家的大智大勇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明確提出要在1949年打過長江向全國進軍。
在黨中央毛主席的堅強和正確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唱響“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主旋律,統一了思想,堅定了意志,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全軍的勇氣和信心。
其實,毛主席在做出這一重大戰略決策的時候并非一帆風順、暢通無阻,實際上也面臨內外兩方面很明顯的阻力與干擾。在外部,有來自社會主義大家長的顧慮,他們擔心打過長江會引發美西方的干預,導致新的世界大戰,因而產生可以考慮“劃江而治”的想法。有來自帝國主義的施壓,就在人民解放軍準備渡江作戰的緊要關頭,大英帝國派遣武裝到牙齒的艦隊巡游長江,在解放軍眼皮底下耀武揚威,實行威懾;在內部,黨內一些人對于能否渡過長江天塹而心懷疑慮,畢竟中國歷史上止步于這道“天塹”并因此而折戟沉沙的案例太多了。
這些干擾與困難不可能不在毛澤東主席的考慮之中,也不可能不對他發生影響,但他完全排除了這些負面的東西,而做出了光耀千秋的戰略決策。許多人都比較熱衷談論毛主席當年力排眾議的抗美援朝戰略決策,其實就戰略與歷史意義而言,“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戰略決策更偉大、更輝煌。這里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這個決策延宕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后,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情形!說不定“劃江而治”的歷史大分裂真有可能再度出現。研究一點解放戰爭歷史的人的都知道,如果不是四野十五兵團趕在朝鮮戰爭前解放了海南島,也許今天連海南島都要分裂在外了。以此推論,整個長江以南也都可能是這樣。
歷史總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古人經常講“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能不能抓住歷史機遇歷來都十分重要。據說,關于“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問題曾有這樣一場對話,有一位民主黨派人士問毛澤東主席,為什么一定要打過長江去,不為此擔心嗎?毛澤東主席回答說,中國歷史上的分裂事情太多了,一旦形成南北朝那樣的局面,以后就不好收拾了,再想統一就難了。
現如今有關中國統一的問題也是這樣, “打過海峽去,統一全中國”條件具備、時機成熟,已經到了做出這樣戰略決策的時候了。
首先是實力到位。對比當年國共力量,今天大陸的軍事
優勢是壓倒性的存在,綜合戰略實力已遠非臺灣當局可堪比擬,雙方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即便加上各自可能得到的支援與幫助,今天的中國也完全可以在新一輪統一之戰中占有壓倒性優勢。當年的長江沒有成為什么“天塹”,今天的臺灣海峽照樣不是什么“天塹”。過去有人經常諷刺人民解放軍渡海能力不夠,沒有制空權,現如今的歷次圍臺軍演已經充分證明,臺海制空權已牢牢掌握在人民解放軍的手中,渡過臺灣海峽已經如履平地、勝似閑庭信步,接下來就是怎樣狠狠地在臺灣島上打擊“臺獨”的頑固抵抗了。這是多么大的軍事優勢!在這樣的優勢之下,霸權集團的干預還能奏效管用嗎?他們還有勇氣和決心為了臺灣同中國打一場新的太平洋戰爭嗎?他們還敢做這樣的冒險嗎?
其次是機遇難得。現在,霸權美國已經深度地沉陷在內外危機之中:內部有嚴重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特朗普當局正為此緊急救火,他們妄想通過經貿戰爭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如今又遭到階段性的慘重失敗;外部有俄烏戰爭危機、中東沖突危機,白宮當權集團正采取各種坑蒙拐騙的伎倆妄想搞定俄羅斯和伊朗等。在嚴重的內外危機之下,霸權國家不但內部嚴重撕裂,并且整個霸權集團也嚴重撕裂,發生了狗咬狗的內亂,而且這樣的鬧劇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扳倒中國、通過戰略競爭打敗中國的愿望注定將變得十分強烈,但這樣強烈的戰略欲望和野心卻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缺少實力的支撐,霸權帝國已經處在實力上入不敷出、顧此失彼的危機境地。
這正是中國大展宏圖的良好機遇。從根本上說,中國的發展崛起同霸權完全對立,并沒有什么戰略“雙贏”的可能。基于這樣的關系,中國就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要趁霸權的病而要霸權的命,而絕不能干那種“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蠢事。具體到統一問題而言,現在是中國收復臺灣的天賜良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總體形勢下,在全球戰略大動蕩、大改組的現實中,中國面臨統一領土重塑國家版圖狀態的大好機遇。
最后是決心關鍵。下決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連毛澤東這樣的大戰略家都經常為此輾轉反側、寢食難安,何況他人。可以說,和戰大計事關生死存亡,自古以來都必須樹立堅定的戰略決心。現如今中國也是這樣。在國家統一的問題上,也需要下定新的決心,做出新的決斷。為此必須排除空前巨大的阻力和干擾:一要改變既定思路設想。和平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愿望和設想,但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僅僅滿足于愿望與設想,而應直面現實,絕不能將愿望代替現實,否則就要淪為幻想與空想。統一中國這個課題的現實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上只有“武統”一條路可走,武裝行動不到位,中國統一就沒有可能;二要改變既定政策路徑。對臺以及對美政策都應該與時俱進、因時而進,不能一條道跑到黑;三要排除阻力和干擾。實施中國統一的強力行動應該立足國家與民族的千年大計,為此必須堅決破除國內保守勢力和利益集團的羈絆,必須堅決頂住霸權集團的壓力。
可以肯定地說,對臺灣島采取“武統”行動,國內外一定程度的雞飛狗跳在所難免,一些中國人的公司集團、資本資產將因此遭受慘重的損失,中國同美西方的經貿關系也將因此遭遇新一輪嚴冬,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代價。如果因為這樣的代價就不敢“打過海峽去”,那么中國統一就將遙遙無期。這是典型的利益綁架,一些人就是要這樣地綁架中國,不但以此綁架中國的統一,而且還妄圖以此綁架中國同美西方的關系,進而綁架中國的崛起復興,對此中國人民絕不可有絲毫的妥協讓步。
現在,全球戰略形勢的新變化已將全新的戰略機遇擺在中國面前,其中顯著的一個,就是已經到了我們該勇敢地喊出“打過海峽去,統一全中國”的時候了,條件和時機都已相當成熟,比當年“打過長江去”的時候好多了。能否“打過海峽去”,這是新一場戰略大考,只有勇敢地迎接這個考驗與挑戰,才能真正讓人看到一個“強起來”的中國,才能打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道路。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張志坤,為本平臺原創作品,祝愿大家攜起手來,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