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漫步江津街頭,藏藍身影穿梭于樓宇之間,閃爍的警燈映照著井然有序的街巷。今年以來,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以“主動防控”理念破局傳統警務模式,通過優化巡防機制、強化實戰能力、深化協同治理,讓平安觸手可及。
“過去接警后趕到現場,往往錯過最佳處置時機。”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鄧賢杰介紹改革初衷。2024年1月至今,江津公安累計出動巡邏警力超萬次,日均巡邏時長、頻次顯著提升。依托“巡防處一體化”機制,警力如“棋”入網格,崗前報告、動態調度、視頻巡查形成閉環管理。鼎山巡區每日清晨7時啟動勤務,24個網格實現“蜂窩狀”布防,街面警情同比下降超三成,現場處結率穩步提升。
在實戰演練場,教官龍正洪正模擬醉酒警情:“兩人一組,保持警戒!”通過“階梯式”培訓體系,民警需完成實彈射擊、警械使用等20余場模擬演練,并建立“崗前實訓+復盤改進”機制。同步出臺的《巡防隊伍管理規范》細化“三查三結”制度,視頻巡查曾發現某組步幅松散,經督導整改后執行效能提升明顯。
多警種協同也顯成效。情報指揮中心通過智能調度,實現“巡防處主街面、派出所主社區、交巡警主道路”分工體系。雙福巡區接指令后,3分鐘內抵達享堂十字路口處置糾紛;派出所與巡防隊建立“10分鐘響應”接力機制,確保警情無縫銜接。“我們處置后,派出所10分鐘內接手,能快速重返巡邏崗位。”民警王皓說。
凌晨4時,某小區后山濃煙驟起,巡邏隊員8分鐘抵達撲滅火情,發現是老人燒草木灰施肥后耐心科普防火知識。“看到警燈閃爍,晚上遛彎都踏實。”幾江街道張大姐感慨。在油溪鎮,巡邏民警發現酒后持械尋釁男子,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兩人一組形成戰術隊形,通過喊話分散注意力,幾分鐘內將其控制。“當時嫌疑人情緒激動,我們必須在安全距離內精準處置。”參與行動的民警回憶,這樣的實戰場景,正是巡防隊伍震懾力的生動注腳。
如今的江津,巡防熱力圖精準定位重點區域,24小時腳步丈量背街小巷。商業區排查扒竊前科人員,社區發動居民參與共治,警燈從“應急符號”變為“安全地標”。“當藏藍身影與城市煙火交織,平安就成為最溫暖的底色。”江津公安負責人表示。這一蛻變,正是“以人民為中心”治理理念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